这个消息如同一声惊雷,在各朝各代的人们心中都轰然炸开。
两百八十万两银子,加税,全都加税摊派下去?!
这是要干什么?这是觉得百姓们的日子还是太好过了,觉得起义军的参与人数还是太少了吗?
不说普通百姓们根本难以接受这种发展,就是很多没有发昏的官员们同样觉得不能接受。
虽然如果把他们放在这个时候,他们也未必能够想出来除了向百姓加税以外的方法,或者,想得出来但是不愿意也不敢去采用其他方法,但是这不代表他们不明白这种向百姓加税的做法的巨大问题。
什么?你说这上面明明是说要把这两百八十万两银子按照田亩来加派,既然按照田亩,那么地主们也都跑不了,甚至还要加派得更多?
这种话,说说也就罢了,君主强势英明、政治清明的时候也就罢了;放在明朝这个时候,摸着自己的良心想一想,这话你们信吗?
明朝朝廷现在再怎么说的天花乱坠,说是要按照田亩加派,但是真正等到推行下去的时候,被增加赋税的一定全都是普通百姓,绝不会有任何什么勋贵外戚士族乡绅!
这个结果他们保证必然是如此。
至于说这究竟是如何办到的,那还不简单,平日里这些人如何逃税、如何把赋税徭役转移到剩余的百姓头上,这一回他们就继续这样做呗,轻车熟路,都不需要思考就能直接办了的事儿。
而这样的情况,导致的后果……哇,那更是让人想都不敢想,一想就看不见明朝的未来的那种。
“这就是生生在为那些贼寇培育后备军啊!”有官员悲叹,“就算这杨嗣昌的军事部署真的起到了一定效果,果真让这些贼寇折损不少,陷入低谷,可有了这么多的后备军在,他们迟早有一天能够卷土重来……”
而有了这么多年的斗争经验,同时在低谷期也并没有放弃、坚持了下来的起义军余部,有了这些后备军的加持,卷土重来之后,其势怕是锋锐不可挡啊!
可明朝,明朝却是会越来越虚弱……
【关于加派,其实也分不同的加派方法。】
【截至目前,明朝朝廷的加派方法其实是按照卢象升提出来的方法来执行的,这个方法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