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正军司马(1 / 5)

    西衙二堂。

    只剩了陈端、兴国姑侄二人。

    徐九溪一番不讲政治、不讲规矩的‘胡扯八道’,不但撕开了皇嗣之间的遮羞布,也把陈端架在了一个尴尬的处境。

    皇祖父年迈,储位空悬。

    年长的那几位皇孙,谁没点心思?

    去年,朱雀军重建,朔川郡王陈翊赛进入不少亲信,引起堂兄弟们警惕。

    他们也都加紧了各自在禁军中布局。

    军伍,是底气,更是将来万一走到帝位相争时最硬的凭仗。

    “端儿,坐呀,站在那儿作甚?”

    上首,兴国温声细语如常,仿佛并未受到徐九溪那番话的挑拨。

    陈端心中稍安,却未依言坐下,反而刻意带了几分委屈,如同在长辈面前撒娇的孩童,“姑母,您偏心。”

    “哦?”

    兴国闻言,反而望着他慈爱的笑了起来,“端儿说说,姑母如何偏心了?”

    陈端故意露出晚辈小儿女作态,心中却已想好了一番语言,“侄儿知晓五弟自幼长在姑母身旁,姑母对他偏爱,可端儿自小何尝没有将姑母当做母亲一般看待.”

    半真半假,带着试探。

    兴国笑了笑,语气轻缓得像是在安抚闹别扭的孩子,“净说傻话,在姑母心里,你和竑儿、翊儿都一样。”

    陈端等的就是这句看似公允的话,心一横,道:“那丁岁安明明是五弟的人,今晚伤了郑金三若不加追究,轻轻放过,外人会如何看待侄儿?”

    这话非常大胆。

    也就是借着徐九溪挑开了曾经都不能说的事实,陈端才敢说出来。

    但他说这些自然不是因为怄气一来,他想探明姑母对此事、乃至对诸位皇嗣的真实态度。

    二来,五弟的人伤了他的人,若没个处理结果,那些依附于他的文武才俊不免人心浮动,甚至会从这等小事中忖摸皇上的意图,最坏的结果便是纷纷弃他而去、转向老五。

    这对陈端来说,才是最要命的。

    兴国静静听完,温和道:“端儿,这么说,郑金三果真是你的人?”

    这个问题近乎多余,姑母执掌西衙,会不知郑金三的底细?

    多问一句,不过是为了表明没有暗中调查过陈端,给侄儿留一分面子。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