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吞噬宇宙·亥猪叶云天——吞噬转化之力(1 / 6)

吞噬宇宙,是十二平行宇宙中以“能量平衡”为存续法则的独特秘境——它没有固态行星的厚重,没有星云的绚烂,只有一片被“量子能量流”填满的虚空。这里的一切存在,都围绕“吞噬-释放”的循环运转,像一台精密到极致的宇宙级能量调节器。

虚空之中,悬浮着数亿颗“能量吞噬体”——它们并非统一形态,而是按能量层级呈现出明显差异:最小的吞噬体仅拳头大小,像一颗流动的淡蓝色水银珠,主要吸收宇宙尘埃中的“反物质粒子”;中等吞噬体直径可达月球规模,呈半透明的椭球形,表面覆盖着银白色的“量子能量纹路”,纹路呈螺旋状,每旋转一周,就能完成一次“吸收-过滤-释放”的微型循环;最大的“巨型吞噬体”直径超过地球,通体呈淡紫色,纹路间隙镶嵌着“能量结晶簇”,专门处理宇宙中过量的“暗能量流”,避免暗能量淤积破坏平衡。这些吞噬体的核心都有一个“平衡腔”,当吸收的能量达到阈值时,平衡腔会自动启动“释放阀”,将过滤后的纯净能量以特定频率(约2.3赫兹)释放出去,形成淡金色的“能量尾迹”,这些尾迹交织成网,构成吞噬宇宙的“能量循环通道”。

吞噬宇宙的绝对核心,是“吞噬核心”——一颗直径超过百万公里的双螺旋结构天体,悬浮在宇宙几何中心。双螺旋的两条“旋臂”并非实体,而是由高密度“纯能量等离子体”构成,表面流动着暗金色的“本源能量纹”:

-负责“吞噬”的左旋臂,末端有一个直径十万公里的“能量虹吸口”,能产生相当于100个黑洞的引力,将全宇宙的冗余能量(包括过量暗能量、废弃反物质粒子、失控能量流)强行吸入,虹吸口周围环绕着“量子过滤环”,能初步筛选掉有害的虚无粒子;

-负责“释放”的右旋臂,表面分布着百万个“微释放孔”,每个孔洞都对应一条能量循环通道,能将左旋臂吸收、净化后的纯净能量,以均匀的流量(约1.2×102?焦耳/秒)输送回虚空,维系所有吞噬体的能量供给;

-双螺旋的转速始终保持精确同步——正常状态下为3转/分钟,误差不超过0.001秒,这种稳定的转速是吞噬宇宙千万年能量平衡的基石,一旦转速差超过0.1转/分钟,宇宙的能量循环就会出现偏差。

吞噬宇宙的原住民“噬能族”,是天生的“平衡使者”。他们的身体由“液态量子能量”构成,并非完全透明,而是呈淡蓝色的半流体状态,皮肤下清晰可见淡金色的“能量脉络”——这些脉络是天然的“能量传感器”,能实时捕捉周围能量流的频率、密度与方向。成年噬能族身高约1.8米,身体可根据需要轻微变形,比如穿梭狭窄能量通道时,躯干能收缩30%;双手能在0.5秒内转化为“吸收触须”——五条半透明的柔性肢体,末端有微型“能量探针”,能精准刺入能量吞噬体的平衡腔,读取内部能量数据,同时释放“微调能量波”,将吞噬体的吸收/释放频率校准到标准值(±0.01赫兹)。

噬能族的“能量核心”位于胸腔中央,是一颗直径约5厘米的透明晶体,内部封存着与吞噬核心同源的“本源能量”。这颗核心不仅是能量储存器,更是“平衡共鸣器”——通过核心的振动频率,噬能族能与吞噬核心的双螺旋产生量子共鸣,实时感知全宇宙的能量平衡状态:当平衡稳定时,核心振动频率与吞噬核心一致(3转/分钟对应的2.3赫兹),发出淡蓝色的微光;当平衡被打破时,核心频率会出现紊乱,光芒转为淡红色,振动幅度随失衡程度加剧而增大,严重时甚至会让噬能族感到剧烈疼痛。

对噬能族而言,“吞噬不是掠夺,释放不是浪费”是刻在能量核心里的生存准则。他们的日常工作分为“巡逻-校准-记录”三步:每天清晨,族人们会分成百支小队,驾驶“能量浮游舱”(一种由轻质能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