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任务来了:
>
>去北京国家档案馆,申请查阅1973年至1985年间“特殊精神疾病防治项目”的财政拨款记录。编号:**A-0427-FIN**。
>
>但别亲自去。他们会认出你。找一个与你毫无关联的人,最好是男性,年龄六十岁以上,身份为退休会计或审计员。
>
>把这份申请交给他,附上伪造的工作介绍信和公章模板。他在查账时会发现一笔异常支出:每年七月,均有五十万元定向汇入“北方疗养基地建设基金”,收款单位为空白。
>
>那就是碧云岛的真实经费来源。
>
>而签批人……是我父亲。
>
>??佩佩,1985.12.24
林婉儿瘫坐在地,心脏剧烈跳动。
佩佩早就知道她的重生?她甚至能预知未来?这不可能,除非……
除非这也是一场轮回。
她猛然想起,在2023年的最后一天,她抱着垂死的佩佩,听着老人喃喃低语:“如果有来生,我要活得更勇敢一点。”紧接着一道闪电劈中窗外古槐,她便失去了意识,再睁眼已是1958年的南锣鼓巷。
难道佩佩也经历过同样的事?她是否也曾从未来归来,只为布置这场跨越时空的反击?
思绪如潮水般涌来。她终于明白,为什么铜钥匙上刻着槐花图案??那是南锣鼓巷那棵老槐树的象征,也是她们初遇的地方;为什么暗语要用王之涣的诗句??因为那是她们共读的第一首诗;为什么每一份证据都藏得如此巧妙??因为只有深爱过的人,才知道另一颗心会走向何方。
她当即决定启动备用方案。
通过加密邮件,她联系了一位在北京从事档案研究的独立学者赵振山。此人年逾六旬,曾任财政部审计局高级会计师,作风严谨,素有“铁账”之称。她伪造了一份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委托函,附上A-0427-FIN项目的查询指引,并匿名寄出。
与此同时,她开始整理全部资料,准备公开发布。她将磁带内容逐段转录,配合病历扫描件、录音文字稿、地图标注、人物关系图谱,制作成一套完整的数字档案包,命名为《沉默者档案:中国LGBTQ群体迫害史实录(1958?1985)》。她设定了三十个自动发布时间节点,覆盖国内外三十家媒体、大学研究所、人权组织官网及社交媒体平台。
就在她完成上传的当晚,意外发生了。
手机突然收到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