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味饭”出锅时,蒸汽冲破屋顶,在空中凝成一片小小的云霞。那云霞变幻不定,最终显现出一座老式筒子楼的轮廓??红砖斑驳,晾衣绳横贯走廊,阳台上摆着几盆蔫头耷脑的绿萝。一位穿蓝布衫的老太太正站在窗前招手,手里端着个青花碗。
排队的第一个客人是个中年男人,穿着笔挺西装,领带却歪斜。他接过饭盒时手抖得厉害,打开一看,里面是半碗油汪汪的猪油拌饭,上面撒着一点葱花,还有一小撮咸菜丁。
“这是……我娘的味道。”他声音哽咽,“她总说,穷不怕,饿不怕,只要锅里还有油星,人就不会凉透。”
他蹲在墙角吃了起来,吃得极慢,每一口都像在咀嚼时光。吃到最后一勺时,整个人突然伏地痛哭。围观的人没人劝,也没人走开。他们都知道,这不是一顿饭,是一次认亲。
中午时分,“轮回面”正式上线。第一位试吃者是一位盲眼老太太,由孙女搀扶而来。她坐定后,李然亲自下厨,面条是手工擀的碱水面,汤底却是空的??没有肉,没有菜,只有一缕袅袅升起的热气。
“闭上眼。”李然说。
老人依言而行。下一秒,她的表情骤然变化:眉头舒展,嘴角微扬,手指无意识地模仿着抓筷子的动作。片刻后,泪水顺着沟壑纵横的脸颊滑落。
“我在吃喜宴。”她轻声说,“那是1953年,我嫁给他那天。他家穷,办不起大席,可他妈熬了一锅骨头汤面,放了整整三块排骨……她说,‘闺女,进了这个门,就是一家人了。’”
她睁开眼,茫然四顾:“可我丈夫……他已经走了四十年了。”
苏珊握住她的手:“但他记得你。所以你也记得那一碗面。”
消息传开后,世界各地陆续传来异象:
-伦敦一家米其林餐厅的主厨突然砸碎所有精致摆盘,改用粗陶碗盛菜,并坚持每位顾客必须先讲述一段童年饮食记忆才能进食;
-印度恒河边,数百名僧侣围坐一圈,不用火不加柴,仅凭诵经与冥想,使一锅清水沸腾成粥,香气弥漫整座古城;
-火星探测车传回最后信号前,自动驾驶系统莫名其妙转向一处陨石坑,镜头对准地面静止十分钟后,传回一张模糊图像:沙地上赫然出现一行小字??“想吃妈包的韭菜饺子”。
林哲远盯着这些报告,久久不能言语。最后他喃喃道:“我们一直以为文明的进步在于摆脱饥饿……可现在看来,真正的进化,是学会如何不再忘记谁曾喂养过我们。”
夜深人静时,苏珊独自来到地下通道B-7。那块碎裂重组后的灶心砖已化作一面晶莹石碑,表面流动着无数人脸,每一张都在无声咀嚼。她伸手触碰,脑海中再度浮现阿婆焚身祭灶的画面,但这一次,她看清了细节??
阿婆的灰烬并未消散,而是随风卷入陨铁灶台内部,与油脂、黍稷、火焰融为一体。她的意识没有死去,而是成为灶火的一部分,日日夜夜燃烧着人类最原始的情感:牵挂、愧疚、思念、悔恨、爱。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