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午后,刚吃过午饭,王明远便和李昭相约着,一起往松风乐舍走去。
乐舍在书院一处僻静的角落,依着山势而建,周围种了不少松竹,风一吹,沙沙作响,倒是应了“松风”这名字,环境是真好,清幽得让人不自觉就放轻了脚步。
教习乐理的是一位姓沈的老教谕,老先生须发皆白,面容清癯,穿着件洗得发白的青灰色长袍,脊背挺得笔直,坐在一张古琴后,眼神平静如水,自有一股沉静威严的气度。
他一开口,声音不高,语速缓慢,却字字清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份量,瞬间就让还有些嘈杂的学舍安静了下来。
“音律之道,非嬉戏玩乐。宫、商、角、徵、羽,五音相和,对应五行,通乎人心,关乎天地秩序……”沈教谕没有半句寒暄,直接切入正题,从最基础的乐理开始讲起。
紧接着,什么“十二律吕”、“黄钟大吕”、“工尺谱记法”……一连串专有名词如同密集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下来。
王明远听的头皮一阵发麻,那些抽象的音符、玄乎的词语在他脑子里搅合在一起,很快就像一团乱麻,越理越乱。他下意识地抬手揉了揉太阳穴,这乐理感觉比连刷十篇艰深经义还要吃力。
他偷偷环顾四周,发现大部分同窗也都和他差不多,个个听得眉头紧锁,眼神茫然,有人甚至已经开始偷偷打哈欠。只有少数几个人,比如坐在他一旁的李昭,听得那叫一个津津有味,不仅全程全神贯注,还不时微微颔首,嘴角还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王明远心里暗自叹气,这人和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经义文章他还能拼拼勤奋,这音律……简直像是开了另一套语言系统!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