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神迹是教会的绩效神迹大于经书(3 / 4)

最终,郭氏、李氏等大族的新一代军官,开始互相联络,形成了反对太后的秘密组织。

因为这几年大批服役的新兵,普遍对太后有些不满,他们便趁着这个机会,抓住轮换的时机,控制大都,一举完成了兵变。

当然,欧洲人估计更不理解这件事了。

毕竟,少壮派军官不想打仗了,这种事情可能有点出他们的想象……

不过,哪怕到最后,太后都在设法用计谋保全自己。

郭帅的笔记说,他们刚刚抓捕太后没多久,大都就突然有传闻,说他们已经派兵围住了软禁太后的修道院,准备随时进去干掉她。

那时候大都刚刚恢复繁荣没多久,城里有不少人都是太后早些年还在尽力施恩时,搬迁过来的伤残老兵。

不少人跑去询问,到底生了什么事情,说摆赛汗恢复权力理所应当,但非要杀掉太后,于道德不合,有些过分了。

郭帅记录说,他当时就没想这么多,因为之前确实没有这种经验,甚至都不知道怎么收尾好。

面对众人的议论,也不知道怎么办比较合适。

最后,是巴西尔出面,让大家迅行动,赶紧把太后送到克里米亚去,隔绝她和这边的潜在支持者。

不过也得保护她的安全,不能让她真死了,留下把柄。

至于市面上的流言,大家也不知道怎么办。

最后,郭帅索性主动站出来,宣称这就是他想要做的,只不过还没来得及实施,就被大汗制止了。

但他在写给家人的信件,以及自己的笔记里,不止一次吐槽这件事,说肯定是太后自己安排亲信,搞出的这个缺德主意,让他只能赶紧替大家背锅,免得所有人都被波及。

郭康自己,倾向于认可祖父的说法,还为此撰写了一些文章,给内部人员参考。

不过,海伦娜太后的回忆录里,则完全没有提这些。

不知道是郭帅想多了,确实只是偶然;还是太后到了克里米亚,反而又重新捡起了包装自己的功夫,开始“演”

给读者和后人了——毕竟,按郭康的总结,科穆宁家的女人,写的这种回忆录,恐怕都只能“有选择地”

看待作者的论述和判断……

巴西尔掌握实权初期,各大国开始疯狂围剿紫帐汗国,军事压力十分巨大。

郭帅本人,也在不久之后,迎战十字军的战斗中阵亡。

负责“背锅”

的人也为国战死之后,这些传言,才最终消停下来。

所以,郭康一直认为,这种人的思路,恐怕是学不来的。

因为计谋越精巧,容错率就越低。

像老太后这种,需要的手腕太多,而且操作也太极限了,稍有不慎,就会翻车——比如郭帅当时面对压力急眼了,为了防止之后愈演愈烈、留下后患,真的动手了,她不就完蛋了?不是对其他人和势力特别了解、对于自己的判断特别有自信的人,恐怕是根本没法使用这些计策的。

他还类比说,想知道这人具体是怎么表现的,看狄奥多拉就行。

郭康阅读家里祖辈的笔记,和宫里的各种档案,经常会感觉,这人就像是个完全体的狄奥多拉。

看来,她的这方面天赋,倒是遗传下来了。

而朱文奎和唐赛儿……虽然也很擅长组织人,号召大家扶助自己做事,但郭康觉得,他俩恐怕也学不来这些。

还是老老实实地聚集力量,然后执行任务吧。

他的这些论述,对朱文奎影响很大。

而且,可能因为两人都经常通过宗教仪式进行宣传,唐赛儿也对郭康的思路很认同。

她到达波西米亚之后,就真的打出了“奉天靖难”

的旗帜,并且开始筹备这个“会盟”

<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