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占据学术话语权。
在全球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个方向及其细分领域,美国均表现出极大热情,借各种机会和渠道来宣扬美国的价值观念。
上世纪80年代,美苏争霸冷战期间,美国为鼓动阿富汗与苏联对抗,处心积虑为阿富汗儿童编写了一套宣扬暴力的课本,把原来课本上常见的苹果、香蕉和牛羊转而变成了步枪、匕首等武器图案,企图在阿富汗孩子心中埋下暴力与仇恨的种子。上世纪90年代的海湾战争,美军除了通过“海湾之声”电台每天对伊阵地广播18个小时外,还制作散发了数千万张宣传单,用精心编排的言论分裂伊军内部团结、瓦解其抵抗意志。21世纪初的阿富汗战争,美军费尽心机把收音机装入食品袋中空投下去,只为让阿富汗民众能收听到“美国之音”。
除了采取各种宣传手段外,美国还大力培植宣传力量,不断在国际上争夺话语霸权。长期以来,西方媒体在国际传播领域占据明显优势,如仅美联社一家通讯社,就为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多家新闻媒介供稿,占据全世界国际新闻发稿量的一大部分。在美国精心构筑的信息围城里,他们始终保证自己拥有绝对的宣传优势和信息强权。通过资本运作,美国对内搭建了一条以官方媒体为主,民间媒体、第三方非政府组织、大型企业等交叠发声的宣传路径。对外则使用收买、利诱等手段拉拢相关国家主流媒体、内部“意见领袖”及媒体从业者充当其代言人,精心培养“舆论水军”,以达到处处都有“发声人”“传声筒”,最大化张扬美国利益诉求。
美国言必称“新闻自由”,指责他国缺乏“新闻自由”。可是,美国标榜的“新闻自由”,要在既定剧本内才能实现。
美国搞宣传的另一大“高明”之处,就是热衷于给别国下定义、贴标签。
而这一切都需要一个抓手去实现,毕竟舆论这玩意,你不能一家之言,需要有人给伱抬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