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严格来说,都没错!
没有对错,只有立场。
虽然这句话斩钉截铁的态度看上去就让人很有反驳的欲望,但仔细想想,就会发现问题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大部分人都会赞成,这句话在很多时候都是成立的。
举个常见的例子:死刑是对的吗?
很明显,我们没办法得到明确的答案。对死刑的态度不存在真理,而是取决于每个人的立场。技术层面上,能做到的最多就是研究死刑与犯罪率的关系、死刑的公平性、死刑导致冤假错案的概率……但这些结果都很难动摇人们的信念。有人就是觉得坏人应该受到最严重的惩罚以正视听,为此付出什么代价都是可接受的;有人则觉得死刑太残忍,还可能产生不公平。他们都有自己的道理。至少在道德价值的层面上,世界是什么样,跟“我们希望世界是什么样”是两回事,这就是着名的“休谟原则”。
但很多时候,我们又会相信这句话是站不住脚的。比如说,“地球是圆的”看起来就是一个绝对的事实,我们当然可以相信存在一些不同立场的地平论者会说地球是平的,但也同时会觉得他们的说法根本不可信。有太多科学证据强烈地支持“地球是圆的”这个结论,非要说在这问题上没有对错只有立场,想必大多数人都觉得说这话的人是脑子有毛病。
那么问题来了:“没有对错,只有立场”到底在什么时候成立,什么时候不成立?幸好,很多公众眼中困难的问题一般在几十年前就被学术界讨论过了,这问题当然也不例外。纽约大学哲学研究所所长保罗·博格西昂还为此写了一本书,叫《对知识的恐惧》。用他的论证步骤,可以一定程度上厘清这问题。
事实建构主义,这种认为“没有绝对真相,所有信念都源于立场”的观点,在哲学上叫“相对主义”。而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