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章 桃林寄愿(2 / 4)

子埋下,深鞠一躬。

事毕,三人各自离去,心中满怀期待。

却说七日后的午夜,老桃树下忽然泛起淡淡白光,三颗埋下的桃子悄然消失,只剩下空坑。而千里之外,三张纸条竟真的出现在了特定的人面前,只是方式出人意料...

戍边军营中,周大娘的儿子赵小虎正与战友守夜。忽然一阵怪风刮过,卷起沙尘扑面。风停后,赵小虎觉得怀中多了什么,掏出一看,竟是一张略微潮湿的纸条。他识字不多,借着月光勉强认出“娘”、“身体好”、“盼归”等字眼,顿时鼻头一酸。这纸条来得蹊跷,无头无尾,他却认定是老母托人捎来的信。思乡之情如潮水涌来,他暗下决心,下次探亲假定要申请回乡。

然而事情并未如此简单。三日后,边境突发冲突,赵小虎所在部队接到命令不得休假。赵小虎思母心切,竟在夜里擅自离营,想偷偷回家探望老母。不出十里便被巡哨发现,以逃兵罪抓回,关押候审。若是寻常时期,这等罪过可不轻饶。恰巧将军的母亲也是年迈之人,得知赵小虎是为孝心所驱,心生怜悯,只罚他杖责二十,降为火头军,并允诺半年后准他探亲。

赵小虎写信回家,说明情况,承诺半年后必定归来。周大娘接到信,既忧且喜,忧的是儿子受罚,喜的是终于有了音讯,且归期可期。她不知这全是那信使桃起的头,只道是儿子忽然想家了。

再说那李书生的纸条,被一阵旋风卷起,飘过数重院落,竟不偏不倚落入了邻家李姑娘的绣房窗内,正正掉在她正在绣的鸳鸯帕上。

李姑娘拾起纸条,展开一看,顿时面红耳赤。那字迹她认得是邻家李书生的,诗句虽直白,却情真意切。她早对那穷书生有好感,欣赏他刻苦读书的劲头,如今得此诗句,心中小鹿乱撞。但她转念一想:这纸条如何来的?莫非是那书生偷偷扔进来的?此举未免轻浮!

李姑娘心生一计,将纸条收好,次日遇见李书生时,故意不提纸条之事,只如平常般打招呼。李书生见姑娘态度如常,以为心愿未达,沮丧不已,读书更刻苦了,生怕配不上人家。

半月后,李姑娘父亲突发急病,需一味珍贵药材救命。李家并不富裕,难以负担。李书生得知后,竟毅然卖掉祖传的玉佩——那是他最为珍视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