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伙子,不要命了?这等天气也敢上山?”老者问道。
陈顺挣扎着坐起来:“家母病重,缺一味药材,不得不来。”
“什么药材如此要紧?”
“百年何首乌。”
老者捋须微笑:“巧了,老夫正好采到一株,看你孝心可嘉,就赠与你吧。”说着从背篓中取出一株品相极佳的何首乌。
陈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连忙叩谢:“多谢老丈!不知该如何报答?”
老者摆摆手:“治好你母亲的病,便是对老夫最好的报答。只是记住,煎药需用陶罐,每味药需煎满三个时辰,火候一分不能差。每煎完一副药,药渣不可随意丢弃,需铺在门前路上,让千人踏,万人踩,方能积德消灾。”
陈顺牢记在心,拜别老者,飞奔回家。
有了百年何首乌,百味药材终于凑齐。陈顺严格按照医嘱,每日天不亮就起来煎药,三个时辰寸步不离地盯着火候。母亲服药后,气色果然一天天好转。
按照老者的吩咐,每煎完一罐药,陈顺就将药渣仔细地铺在门前小路上。日复一日,门前的药渣也越铺越厚,渐渐形成了一条独特的小径。
村里人见了,有的夸陈顺孝顺,也有的笑他傻气。
“顺子,药渣倒掉就是了,何必铺路上?怪熏人的!”邻居王大叔劝道。
陈顺只是笑笑:“答应了人家的,不能食言。”
百日将至,陈母已能下床行走,面色红润,仿佛换了个人。陈顺欣喜不已,更加坚信那位老者的嘱咐。
这日,陈顺正在煎最后一副药,忽然天色大变,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眼看三个时辰将至,药就要煎好,忽然一道闪电劈下,不偏不倚打在煎药的灶台上,“轰隆”一声,药罐应声而碎,药汁四溅。
陈顺惊呆了,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望着满地药汁和碎片,泪如雨下:“只差这最后一副药,为何天不遂人愿啊!”
就在这时,大雨倾盆而下,雨水冲刷着满地的药汁,流向门外那条由药渣铺成的小路。陈顺顾不得许多,冒雨将未煎完的药材收拾起来,却发现药材已被雨水浸泡,无法再用了。
雨下了整整一夜。次日清晨,阳光普照,陈顺红着眼睛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