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锦囊试贪心(1 / 3)

大宋年间,汴梁城外有个叫李顺的货郎,为人老实本分,每日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叫卖些针头线脑、糖果杂货。日子虽不富裕,倒也勉强糊口。这日,他行至城西乱葬岗附近,忽见路边草丛里金光一闪。李顺好奇,拨开草丛一看,竟是个巴掌大小、绣着阴阳八卦图的锦囊,摸上去滑溜溜的,不知是什么料子。

“莫不是哪个过路人掉的?”李顺四下张望,荒郊野岭,连个人影也没有。他心想,这锦囊看着精致,丢东西的人肯定着急,便顺手揣进了怀里。欲待日后寻着失主再还将与他。

傍晚收摊回家,李顺摸出锦囊细看,见囊口用一根丝线系着,轻轻一扯就开了。他往里一瞧,顿时愣住了——里面竟满满当当全是铜钱!李顺倒出一把,叮当作响,是实打实的开元通宝。他心里怦怦直跳,又倒,再倒,那铜钱仿佛倒不尽似的,囊口处始终是满满当当的一堆。

“老天爷!”李顺又惊又喜,手指都有些发抖。他小心翼翼地把铜钱全倒出来,堆在桌上,竟有小山那么高。他数了数,足足三百文!这可是他辛辛苦苦半个月才能挣到的钱啊。李顺激动得一夜没睡,第二天没去摆摊,揣着锦囊去了米铺,买了白米细面,又割了二斤肉,回家美美吃了一顿。之后几天,他每日从锦囊里倒出三百文铜钱,日子顿时宽裕起来。李顺不是贪心之人,心想够用就行,从不多取。

常言道,没有不透风的墙。李顺一个穷货郎突然发了财,又是买米又是割肉,街坊邻居议论纷纷,很快就传到了汴梁府尹赵大人的耳朵里。这赵大人是个出了名的贪官,搜刮民脂民膏,无恶不作,府库里的金银堆成山,他还嫌不够。听闻李顺有个取之不尽的锦囊,顿时眼红得像猴子见了桃,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次日,赵大人便带着几个如狼似虎的衙役,直奔李顺家。李顺正在院里整理货物,见赵大人带着人闯进来,吓得魂飞魄散,赶紧跪下磕头。赵大人眼珠子滴溜溜一转,盯着李顺怀里鼓鼓囊囊的地方,皮笑肉不笑地说:“李顺,你可知罪?有人告你私藏妖物,聚敛不义之财!”

“大人冤枉啊!”李顺连忙分辩,“小的这钱是……是……”

“是什么?”赵大人一挥手,衙役们如狼似虎地扑上来,从李顺怀里搜出了那个八卦锦囊。“好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