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孟婆漏汤(2 / 4)

嘴角沾着糯米粒,笑着说:\"等我中了,定要带你去看秦淮河的灯船。\"

原来他根本没走水路。他走的是旱路,可还是没躲过劫数。

那天夜里,阿巧抱着他的包袱坐在绣棚里。包袱最底下有封信,是他半月前写的:\"若我有个好歹,你莫要等。找个踏实人家,好好过日子。\"

可她怎么能好好过?她想起他替她理歪了的发簪,想起他说\"你绣的莲比真的还水灵\",想起他说\"等来年春天,我们就在院里种满莲\"。

第二日,阿巧捧着那方并蒂莲帕子,往断虹桥走去。桥下的河水涨了,拍着桥墩哗哗响。她站在桥中央,望着黑沉沉的水,忽然笑了:\"昭哥,你说要带我看灯船,可这灯船,我怕是等不到了。\"

话音未落,脚底一滑。冰凉的河水灌进衣领时,她听见自己的声音飘起来:\"我不怪你......我只是......舍不得。\"

\"阿巧!\"

绣坊的门帘被风掀开,冷雨扑进来。阿巧猛地惊醒,手里的针掉在地上,扎得脚面生疼。门口站着个穿青布棉袍的男人,四十来岁,模样周正,手里提着个油纸包:\"姑娘,我是隔壁米行的孙掌柜,你前日订的糯米到了。\"

阿巧盯着他看。他眉骨处有道浅疤,像道淡墨,和记忆里承昭二十岁那年摔碎茶盏留下的印子,分毫不差。

\"谢......谢孙掌柜。\"她低头捡针,指尖直颤。

那之后,孙掌柜常来绣坊。说是买绣品,实则总多留些东西——新腌的糖蒜,晒干的桂饼,甚至还有回捧来盆水仙,说:\"看你总对着窗绣,摆盆花解闷。\"

阿巧的心跳得越来越快。她想起承昭从前也爱送这些,说\"绣娘的手该沾香,不该沾俗气\"。

腊月廿三,雪下得紧。孙掌柜又来了,手里提着个红漆木盒:\"今日是小年,我娘子蒸了枣花馍,让我给你送些。\"他揭开盒盖,热气裹着枣香涌出来,\"你尝尝,可对味?\"

阿巧捏起个馍,指尖触到温热。她忽然想起承昭最后一次给她送的桂花糕,也是这样的温热,他说:\"凉了就不甜了。\"

\"孙掌柜。\"她轻声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