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希望全部都是内地演员出演,编剧的润色都是非常内地的东西,他希望更纯粹一点,准备久一点。”
但事实上,此时距离彭浩翔的《春娇与志明》上映已经过了一年多时间。尽管《春娇与志明》的主演还是香江演员余闻楽和杨芊桦,但故事的背景已经全盘搬到了BJ,与两人搭戏的演员也成了杨蜜和徐争,算是实际意义上彭浩翔进入内地市场的第一枪也不为过。
而此时的彭浩翔也赶上了内地电影票房正式起飞的东风,《春娇与志明》的票房直接拿到了7000万RMB,这让彭浩翔切实尝到了内地市场的甜头,也无怪他会在采访中自信的表示“我没有水土不服的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我才华特别好啦”。
但在票房取得成功的同时,《春娇与志明》却未能延续前作《志明与春娇》的良好口碑。
实际上,《撒娇》剧本一直未定稿的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时任华艺总监制的陈国富对剧本始终不满,要求反复修改。
原剧本中黄达岸的角色被设定为“渣男”,对周讯角色情感模糊,华艺认为需调整人物动机以符合市场接受度。随后编剧从柏邦尼更换为彭浩翔老搭档陆以心,剧本耗时三年修改22稿。
如果陈国富不离开华艺,这部电影可能还会难产一段时间。
随着2013年3月陈国富离开华艺,8个月后的11月份,《撒娇女人》立即开机。
虽然彭浩翔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剧本修改二十二稿是为了有一个好故事。
可是结合陈国富离开的时间以及成片呈现的效果,估计真的是陈国富不满意彭浩翔的剧本。
《撒娇女人最好命》上映后的口碑其实非常一般,尤其是其中的“直男癌审美”遭到猛烈批评——
大多的评论都认为彭浩翔是将女性简化为“女汉子”与“绿茶婊”的对立,强化性别刻板印象;黄达岸的台词“我是gay所以不爱女人”被指侮辱少数群体。
咳咳,前面那个杨简不知道怎么评价,毕竟他没看过电影,不知道是不是那样,可是黄达岸的台词,杨简觉得大家就有些苛刻了。
大家还对电影结局黑化林志琳的桥段感到反感。有影评称其“三观略歪”,票房虽破亿但口碑分裂,进一步削弱彭浩翔在内地的创作信誉。
其实,憋了三年的《撒娇女人》口碑与票房的失败就是彭浩翔试图用港式恶趣味解构内地婚恋观,但是两地的价值观是存在偏差的,从而遭到舆论反噬。
还有就是,彭浩翔这三年的遭遇,也算是资本权力的隐形操控,陈国富直接决定项目生死,导演沦为博弈棋子,直到他离开,这个项目的剧本就立即没问题了。
从结果来看,陈国富的坚持没问题啊。
不过,人家《撒娇女人》票房表现再怎么平庸,可是这部电影的制作成本顶天了也就6、7000万,票房5天破亿,不说能赚多少钱,起码保本没多大问题。
有一部电影可就惨了,给全国人民上演了一出票房大惨剧。
12月2号这天,也是吴雨森那部《太平轮(上)》正式上映的时间。
《太平轮(上)》作为吴宇森执导的史诗巨制,耗资4亿多RMB并集结章紫怡、金城武、黄达岸。宋慧乔等众多亚洲顶级明星,却遭遇口碑与票房的双重滑铁卢。
《太平轮(上)》的首日票房只拿到了2400万,还不如已经上映了5天的《海边的曼切斯特》。
堪称是对《太平轮》在伤害性上很高,侮辱性也极高的双重打击。
一直以来,《太平轮》都是以“华夏版《泰坦尼克号》”为宣传点,但上映的第一部影片中却是全程未展现沉船情节,129分钟的时长仅仅是铺垫历史背景和人物关系。
媒体们纷纷批评其“名不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