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斩获了185万的票房成绩,却在豆瓣上收获了8.0的高分。
这无疑给了彭浩翔巨大的信心。
2007年彭浩翔曾凭《伊莎贝拉》试水北上,尽管这部电影提名了第56届金熊奖,不过依然无人关注他、
到了2010年,他在《志明与春娇》的成功中找到了一种立足内地电影市场的可能性,那就是当时在内地电影市场尚属空白的都市爱情喜剧类型片。
于是彭浩翔“思考良久,决定把香江的房子退掉,所有家中细软都运往BJ”,正式成为北漂一员。
在2011年华艺“H计划”中公布的《撒娇女人最好命》原本应该成为他北上之后的第一部作品。
然而彭浩翔的北漂生活并非一帆风顺,他曾经在自己于某烂苹果日报上的专栏里自嘲地描述过“消失的西装”,因为奔波于京港两地,彭浩翔与太太“许多时候,同时间在不同地方,我们夫妇二人名下可能会有三四个酒店房间。”“曾试过有一东西找了年多,由一位同事入职的时候已开始找,直至她离职,那东西还没找到,后来偶尔在别的合碰上,她还惦记着那东西到底找到了没有。”
同样体现出彭浩翔水土不服的,还有他与话剧导演何念有关《撒娇女王》的一场版权纠纷。早在“H计划”公布之前一个月,彭浩翔与何念的口水仗已经打响。
2011年彭浩翔宣布拍摄《撒娇女人最好命》时,话剧导演何念已推出同名话剧《撒娇女王》。彭浩翔指控何念“盗用创意”,称该项目原为双方合作但因“合约不合理”流产,何念却单方面推进话剧制作。
双方在微博公开互斥“盗贼”“败类”,甚至对簿公堂。更是在微博互发律师声明,在剧名归属、故事原创以及合作失败原因等问题上争执不下,双方态度都十分强硬,僵持的局面也一度成为当时的媒体头条。
何念在接受采访时曾透露,与彭浩翔谈崩的原因主要在于利益分配不均,“我之前的戏都是卖座的,我让给彭浩翔一些股份,可我们出现了三点分歧:第一,他只要现金交易,让我们付他50万元版权费———戏剧圈都知道,我做一个话剧也就100万元左右,他直接拿去50万元是完全不可能的;第二,我提出剧名叫《撒娇女王》,他坚持用《会撒娇的女人最好命》;第三,故事内容他也一定要用那本书传递的故事,而我想的是‘四城记’的故事。”
同时,何念也公开批评彭浩翔,“我觉得他来找我就是想把他原来做过的东西卖给我,赚一笔钱走人。”何念还借香江电影人文隽之口,称“这件事说明彭浩翔不了解内地的‘游戏规则’。”
同年5月,编剧柏邦尼在微博上透露,自己为何念告彭浩翔诽谤一案出庭作证。柏邦尼证明彭浩翔更早拥有创意,但最终案件结果成谜,纠纷不了了之。
双方就此事都是闭口不谈,最后的结果就是何念的话剧《撒娇女王》还在演,彭浩翔的《撒娇女人》则继续纠结于难产的剧本当中。
2012年4月,华艺兄弟发布2012年度“H计划”,《撒娇女人最好命》再次位列其中,发布会上王重垒打趣彭浩翔称其“这个撒娇没撒出来”,彭浩翔也再现场表示,两年时间一直用于修改剧本,而《撒娇女人最好命》将于当年暑期正式开拍。
而在当年5月份参加某活动时,彭浩翔再次证实,自己正在打磨《撒娇女人最好命》的剧本。
次年6月,华艺于魔都国际电影节上发布2013年度“H计划”,《撒娇女人最好命》就跟猪坚强一样依然倔强的再次出现在片单之中。
当时的王重垒再次谈及《撒娇女人最好命》的时候,口气从前一年的调侃变的多了几分无奈。
“我觉得最大的原因是彭浩翔觉得《撒娇女人最好命》是真正进入内地市场的第一部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