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热闹闹地吃了顿丰盛的年饭。
饭桌上,大家聊着小时候的糗事,畅想着未来的光景,笑声几乎要把屋顶掀翻。
饭后,女人们帮着袁翠英收拾碗筷,男人们则继续围坐在茶桌旁,泡上浓茶,接着上午的话题往下聊。
商量县里包装厂的可能地点,盘算着第一批能带出去多少劳动力,哪些人适合去广东,哪些人留在县里更合适。
徐大志拿出纸笔,不时记上几笔。
袁明军脑子活络,对县里的门路清楚,提供了不少实在的建议。
下午,来来往往的人更多了。
有听到风声想来探探口风的,有纯粹来给徐大志家拜年顺便凑热闹的,还有像袁兰芳她们那样,拐弯抹角想打听去兴州城打工具体情况的。
徐大志家,俨然成了袁家村新年里的“信息中心”
和“指挥部”
。
徐大志不厌其烦地接待着每一位乡亲,耐心地回答着各种问题,脸上始终带着笑。
但他心里清楚,这热热闹闹的场面背后,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他答应下来的每一件事,都可能改变一个家庭的生活轨迹。
他看着屋里这一张张熟悉而充满希望的面孔,暗暗下了决心:这事,既然开了头,就一定要办好,绝不能辜负了这份乡情。
夕阳西下,晚霞给村庄披上了一层暖光。
喧闹了一天的徐家小院,终于渐渐安静下来。
徐大志送走最后一批客人,站在院子里,长长舒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