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首就是翟达本人。
因为...他至今没有从研究院引流出任何“个人分红”。
也不对...作为个人独资,准確的说是没有引流出任何“个人红”,没人和他分。
换做其他老板,私人飞机是不是已经安排上了?海外红酒庄园搞几个不过分吧?欧洲城堡、美国豪宅、私人游艇...最次最次,赌场一次去亏个千把万,很合理吧?
这都是国內许多富豪的標配,再加上一些凭藉个人兴趣,投些乱七八糟的项目,什么“个人ip功夫电影”啊、八竿子打不著的业务啊.::
钱还不容易么?
研究院积压的现金这么多,不正是翟达的“错”么?
而且,翟达的行为也在影响著研究院的高管们,大家的“金钱观”其实都有一定程度变异,最早財富自由的程墨就不说了,即便是早期非常功利的齐林,现在也不同了。
比起“金钱”,他们更在意自己正在参与的“事业”。
当然,前提是研究院优渥的待遇已经满足了所有。
“今天的议题可不是我,別跑题了。”
翟达手指在財务简报上敲了敲:“我先说我自己的规划,而后听听你们的意见。”
“第一,上个月成立的“生物医疗研究所”,我打算加大投入力度,另外经由沈睿老师事先调查,同步投资建设一家机械未来城自己的医院。”
隨著翟达目光转来,坐在末尾的沈睿老师適时地接上了话题:“那我简单讲一下医院的事情。”
沈睿老师加入研究院已经两年了,早已经不是“老师”了,但翟达依旧习惯这样的称呼。
由於他主攻政府关係方向,所以其实在研究院並不常露面,一年到头都在各地跑,甚至有的时候,金陵待的时间都比东阳多。
但这並不代表沈睿老师不重要。
研究院的每一步,都可能有沈睿老师的努力,就比如“整车生產”的资质、手续、备案都很复杂,上面开绿灯是上面的事,审核与具体支持,都是散装省政府经手。
这些工作从来不需要翟达烦心,也更不需要他和谁吃饭见面,沈睿老师总能帮研究院处理的並井有条。
“目前我们与三家公立三甲医院接洽顺利,包括沪上的復旦附属中山医院、浙省的浙大附属第一医院、金陵的散装省第一人民医院...全国排名分別是第3、第8、第20。”
以医院系统的复杂性,真的从零开始,不说钱不钱的问题,那战斗力成型也非常困难。
而与大型公立医院合作,则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