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了这个环节。
短暂的参观后,一行人全部来到了中控室侧面,也就是耳房的二楼,那扇翟达熟悉的“玻璃窗”前。
从这里,可以一览整个激波风洞的全貌。
俞院士深吸一口气道:“那么各位,今日邀请诸位来,就是见证一下JF-12的第一次公开测试,我们的测试目标是5马赫-50毫秒,这个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沉吟片刻,似乎是为了让项目更有吸引力,俞院士改口道:
“不不单单是国际领先,而是全球最大,最快,最有效的风洞!”
俞院士望着玻璃窗外的庞然大物,感慨道:“1958年,我的老师郭先生让我研究激波管,至今刚好五十年我们从手工打造到有工业基础,从后学末进到领先全球,我犹记得那时条件之艰苦”
翟达在一旁听着,也颇为感慨,跨越了半个世纪的坚持确实不易。
结果看到俞红孺院士在玻璃上反射出的古怪表情。
原来这位是在打感情牌啊!
这老头
一番回忆后,终于要进入最重要的时刻了。
俞院士拿着对讲机,朗声道:“各部门汇报情况!准备工作是否完成。”
“现场工程部完成,已退至安全区域。”
“中控部完成,已做好准备。”
“安全部已做好准备,消防车已经是待命状态。”
“化学部完成,随时可以开始注入。”
俞红孺最后转头看了一眼众人,而后下令道:“我宣布,第一次公开测试开始!各部按计划工作!供给部30秒汇报一次注入情况。”
“启动注入计划用时300秒”
“30秒汇报,压力正常,温度正常”
“60秒汇报,压力正常,温度正常”
“90秒”
一道道反馈,通过对讲机传来,也意味着这台工程巨兽,即将苏醒。
等待之中翟达突然紧张了起来。
是一炮而红,获得更多、更大的支持,还是打回原型,重新论证甚至直接叫停。
就看今日这一遭了。
原本对此没有任何怀疑的翟达,此时也不免心中有些嘀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