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欲借天风淬金魂!(3 / 7)

所的工程师?

    这核理么?

    一定是同名、同姓、同校还长得像吧!不然实在解释不通啊!

    “您您是翟达老师么?”

    翟达微微转头笑了笑,比划了一个“嘘”的手势。

    场合不对,没必要在这哇哇叫。

    参观的队伍先是去了二楼,那里有100:1的模型,和一些原理讲解,俞院士很热情,也很卖力。

    这位八十岁的老先生尽量的,将自己可能是此生最后“作品”的激波风洞,以及它的未来讲解给众人听。

    从人员气场来看,参观队伍里为首的七八人,不是院士也至少是局级,而且是京北的局级

    这些人中包括相关领域的学者,亦或者管理经费、立项的部门领导,可以说他们能够决定JF-12项目的未来。

    之后一行人下来,去往了工程现场。

    由于现场空旷,又有工作杂音,俞院士中气不足的音量已经让参观队伍有些听不清了,俞红孺转头看了一眼道:“人老气短,小翟,这里你来给大家简单讲讲吧。”

    翟达并未怯场,上前一步,无缝衔接解说道:

    “各位请看,这就是JF-12的驱动段,一会儿这里面会冲入高压氢氧混合气体,难点在于等焓加压,为防止温度异常,管壁内有集成的吸收式制冷设施”

    带着队伍,从头走到尾,共计247米,翟达侃侃而谈,对每个结构都有足够的认识,甚至能回答一些院士的提问。

    让俞红孺感觉惊喜连连。

    这种程度的理解,不全是因为翟达亲自参与过几天,也是【纯金探秘手杖】的功劳。

    讲解过程中,翟达明显感觉到有一位院士,对整个项目是不以为然的,天然的带着一种轻视。

    不知道是不是龚长章说的,信奉“软件模拟”才是正途的那位。

    这人不看好JF-12,却又屡屡绕不开他,很可能是掌握着关键一票的存在

    期间翟达还看到了龚长章,正在带队做最后的检测工作,他手上的夹板已经取下,但依旧有一种保护性的不自然。

    半个小时后,整个项目值得参观和讲解的东西,就已经都介绍完了,整个流程不到一小时。

    没有办法,JF-12项目组没有更多的精力和经费,去搞一个展览长廊,更不用说展厅了。

    甚至会议室里,都没有那种巨大的会议桌,而是课堂一般的小板凳排排坐,索性就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