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野轻鬆了很多:“兄弟们都是哪个领域的以后应该就是我们打配合了,大家先通个气。”
郭海凡:“如果是指『π”里的说法...我是表演...不过我没演过任何东西。”
王野:“哦哦...我应该是导演方向,不过我没导过任何东西。”
於悠悠:“我是编剧方向,但没编过任何东西.”
周墨:“我是半导体和通信方向,也没太多成果。”
等等...怎么感觉阵型乱了..
铁三角转头看向周墨。
就这样,四个“新人”,走进了这间“天才俱乐部”。
不过周墨很快就被认了出来,里面全是熟人,融入的很快。
而“铁三角”则一时不知道该千什么。
就在这时,门铃声响起,创立了“π”这样的神奇组织的“会长大人”:翟达走了进来。
翟达笑了笑道:“我就知道今晚肯定热闹,都在这呢。”
“会长!”
“会长来了!我有个新发现,可能可以改良cvd的效率!”
“会长,我打算在鸿图os生態里,增加一个预装软体...”
翟达压了压手:“一个一个来...让我先介绍一下新人。”
他站在“铁三角”面前,依次介绍了名字和代號,包括在目前看来格格不入的天赋方向。
虽然大家都很友善,很欢迎的样子,但在这样的地方说出是“表演”、“导演”、“编剧”天才的时候,还是有一种被反覆拷打的羞耻感。
尤其是还啥都没搞过...算哪门子天才..
甚至就连顶级高校毕业的身份,在这里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翟达將“铁三角”带到角落里,三人和小学生一样坐著,不过於悠悠坐在了翟达身旁。
因为对面坐不下。
翟达微笑道:“不用太紧张,你们都是『”的正式成员,以后也都会是並肩合作的伙伴..:
对了...吴越你也来唄,都是乌托邦集团的事情。”
吴越端著酒杯走了过来,不过看了看之后...坐在了隔壁桌。
没位置了.:
翟达介绍了一下吴越,又说了一下对几人的安排。
对於去剧组学习一下,他们本人一万个愿意,毕竟都是零从业经验。
而成长的有多快,就要看“文艺类天赋”的含金量了。
至少在研究院横向对比,潜心工作个半年,“科学类天赋”者们就能有巨大的提升。
就比如“测电笔”谢阳和“晶格”唐晓峰,两人是机核半导体成立时加入的,现在已经快速成长为项目內的顶樑柱,甚至唐晓峰有点朝著“厂长”成长的意思。
眼前这三人若是能做到类似的事情,可能跟一两个组,三四个月就能达到业界专业水平。
强调一下:其实这水平也不怎么高。
不然为什么这么多烂片
翟达將五个项目告知了他们,除了《喜羊羊大电影3》实在无法插人,只能插羊外(配音),
其他四个都可以挑。
可能是因为门口“铁三角”初具雏形,他们这些新人还是倾向於抱团行动,一番商议后,选择了三人去同一个《甄传》剧组,然后再去《失恋三十三天》,后者是明年才开拍。
由於工作的特殊性,三人基本过几天就得走,但翟达依旧给他们保留了各自的宿舍,哪怕一年里面一大半时间得空著。
原本各自的住所可以看情况处理,退租了东西寄过来存放也可以。
归属感都是细节构建的,现在和他们谈远大前景没有必要。
至於高媛媛和胡哥那边,如果有合適的普通新人,到时候也是类似操作。
来东阳报个到,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