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何以魁天下(2 / 6)

同,但彼此差距十分接近。

    殿试结束之后,同样十八位阅卷官,会优先评阅会试前十八名贡士的试卷。

    只要他们的殿试答题,不出现明显纰漏,这十八人答卷会优先上呈天子。

    除非在评卷过程中,前十八名之外,有人的殿试策问文章,确为精彩绝伦,被破格纳入首批上呈。

    在通常情况下,殿试一甲三人,都是在会试前十八名中产生。

    而坐在大殿考案的首排十人,也具备名列一甲的最大可能。

    他们也是三百贡士之中,最为踌躇满志之人,也是面对殿试应考,最为小心谨慎之人。

    因为,其他首榜名次靠后,或者名列次榜丶尾榜的贡士,殿试对他们来说不过走过程,一甲荣耀基本与他们无关。

    ……

    坐在第首排考案左首位的贾琮,面对殿试考题,似乎比很多考生更加举重若轻。

    因为对殿试策问题旨的准确把握,在场贡士只怕极少能超过他。

    策问题干之中,隐晦提到的诸般政事,都是大周近几年不容忽视之象,很多甚至是贾琮亲历。

    但他不会天真的以为,嘉昭帝拟定这样的策题,是为了便于他来答题,如果他的揣测准确,皇帝并不希望他名列前茅。

    嘉昭帝之所以出这样的策题,是近些年以来,大周朝野风波暗涌,阴霾难明,让这位谋深疑重的天子,生出异样沉重的警惕……

    贾琮需要考虑的问题,是提出何等应对之策,才能符合天子的倾向和心意。

    他只是思虑了片刻,便在稿纸上罗列纲要,为正式答题做准备。

    作为今科会元,他注定是瞩目的对象,很多考生还在苦思冥想,他却已开始动笔,这一举动吸引了不少目光。

    其中首排应考贡士之中,有好几人的视野馀光,已扫向他这边,惊讶者有之丶钦服者有之丶嫉恨担忧者亦有之……

    其实,贾琮对首排考案的十名贡士,多少也有些知晓。

    自从会试放榜之后,贾琮曾和蔡孝宇丶刘霄平拜谒主考官丶同考官。

    期间遇到不少今科同年贡士,彼此有些言语寒暄交谈,知道进入会试头榜十名之人,除了他之外,还有两名乡试会元。

    其中一人是青州解元,另一位杭州府解元名列会榜第三,贾琮甚至记得此人名叫林兆和。

    因为这人曾到府拜谒,还向他递过名帖,不过贾琮以重孝在身为名,闭门谢客,两人并没有得见。

    ……

    此时,皇极殿外响起隆隆鼓声,这是为殿试设置的报时更鼓,时间已至巳时。

  &nbs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