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双爵与并爵(3 / 7)

削除荣国爵做得光明正大罢了。

    而大宗正忠顺王爷,因与神京贾家一向不合,或许是揣摩出圣心,或许出于其他某种原因,对荣国承爵之事十分抵触。

    所以,以兄终弟及之说,将荣国二房子弟,都贬低为无承爵之资,连大宗伯郭佑昌也挑不出毛病,这一切也正中嘉昭帝下怀。

    他正当以为能完结心中谋算,贾家荣国就要步宁国之后尘,四王八公就要再去一爵。

    到时再萧规曹随,循例宁国,恩赏荣国封爵三年的机遇,朝野内外也就再无非议了。

    至于荣国会不会因此三年复爵,嘉昭帝是半点不担心的,以荣国宝玉等子弟的颓废无能,复爵不过就是痴人做梦。

    正当嘉昭帝以为事情将按他的设想发展,本来还想言语暗示,让礼部尚书郭佑昌以为襄助注脚之意。

    只是这位礼部大宗伯,心中礼数法度过于执着,好像不是太容易就范的样子。

    更让嘉昭帝没想到的是,偏在这个关口,贾琮上本直奏为兄长贾琏求情,让郭佑昌联想到荣国长房血脉未绝。

    事情如此陡然转圜,让嘉昭帝心中颇有些无奈。

    ……

    而且,就如郭佑昌方才言说,如以荣国府无子弟有承爵之资,而削除荣国爵,理由未免过于牵强刻意,难掩朝野幽幽之口。

    嘉昭帝虽想以奇道达成心中所愿,但也需郭佑昌这样的礼法正溯文官,作为参考权衡此事的标尺。

    他登基十几年,治国理政成效显着,虽谋深疑重心有深危,但却不可否认是个精干勤勉的君王。

    他的帝王心术不弱于大周历代明君,处事自然不会一意孤行,过于乾纲独断。

    郭佑昌对此事的反应和态度,他不会视若无睹。

    因为像郭佑昌这样的文官,他对此事的反应和态度,几乎代表朝廷上大部分文官的想法,也预示了削除荣国爵,会在朝野引起何等波澜。

    嘉昭帝对大同总兵钱绍扬涉及贪庇不法,孙占英倒卖盐铁违禁,可以雷厉风行,以力拒之。

    但是对于郭佑昌这样的文官群体,却不会采取单刀直入的办法,因为这些文官代表着世道民心,必须行止谨慎,刚柔相济。

    所以,在郭佑昌提出让荣国长房次子贾琮,以一体双爵的方式承袭荣国爵,他并不是一味反感,而是想听对方会如何分说此事。

    他之所以想藉机斩除贾家荣国之爵,不外乎是要打击削弱四王八公凝聚的势力。

    如果有其他办法,同样能达成这样的目的,且能被朝野内外众议所接受,他又何乐而不为。

    而他从郭佑昌所说的一体双爵,似乎隐约发现了这样的契机……。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