宕,其出身贫苦,早年以渔猎为生。他最初投奔了长白山(今山东邹平南)的起义军左才相部,但因待人宽厚,能吸引部众,遭猜忌后自立门户。大业末年,隋炀帝南下江都(今扬州)后,天下大乱,李子通率部南下,渡过淮河,与另一支重要的起义军杜伏威部汇合于淮南。然而,他很快与杜伏威发生冲突,甚至曾用毒箭射伤杜伏威,此后两家结怨,互相攻伐。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弑,宇文化及率军北返。李子通趁机发兵,于619年攻占江都,随即登基为帝,国号为“吴”,年号“明政”。这是他势力的巅峰时期。
此时,李子通麾下左仆射乐伯通掀帘而入,带进一股寒气:\"大王,哨探确认唐军不过千余人。\"
乐伯通是隋末将领,先依附于宇文化及,宇文化及兵败被杀后,于619年在丹阳起义,不久便率部众万余人归降正图谋发展的李子通。
\"千余人?\"听得乐伯通的报告,李子通猛地拍案而起,案上茶盏应声晃了两晃,\"杜伏威用兵最善虚实,你怎知这不是诱敌之计?去年在溧水,他便是以八百疑兵诱我三万大军入彀!\"言语间,他焦躁地踱到帐前,望着云雾缭绕的山岭,\"王雄诞这小子,当年在历阳就...\"
话音未落,亲兵仓皇来报:\"北麓发现唐军炊烟,约莫二十处!\"
紧接着又有哨骑跌撞入帐:\"东山崖顶出现弩车!\"
夜幕降临时,独松岭上果然亮起万家灯火。唐军绑在松枝上的火把在朔风中明灭,远远望去竟如星河流转。子夜时分,山谷间忽然响起震天动地的金铁交击之声,其间夹杂着此起彼伏的马蹄声与铜铃清响。梁军哨兵惊恐地发现,对面山崖上隐约有巨型床弩的轮廓在火光中若隐若现。
\"撤!立即撤回杭州!\"李子通终于按捺不住恐惧,连夜下令焚毁营寨。冲天火光中,苦心经营多年的粮草器械尽数化作灰烬,熔化的铁水与积雪交织成诡异的图案。
乐伯通望着仓皇撤退的军队,不禁仰天长叹:\"不战而弃天险,此乃自取败亡之道啊!\"
再说王雄诞,身经百战的他岂容敌军轻易脱身。其立即点齐五百轻骑衔尾追击,这些精选的陇西骏马踏碎西湖薄冰时,正好截住梁军后队。
陈世则率另一支偏师绕道余杭,截断了杭州城的漕运通道。
十一月初七的清晨,当饥寒交迫的李子通守军看见唐军士卒在城外支起大锅烹煮刚捕捞的鲈鱼时,最后的斗志也随着香气消散了。
\"降了吧。\"李子通对乐伯通苦笑,亲手将缀满宝石的佩剑掷于地上,\"杜伏威得此良将,实乃天意。\"他望着城下那个立马横枪的年轻身影,忽然想起三年前在江都,那个跟在杜伏威身后默默擦拭长戟的少年亲兵,如今已是万夫莫当的悍将。
李子通缴械投降的消息传到扬州时,杜伏威正在校场观看新兵操练。他放下手中的弓矢,对身旁的辅公祏叹道:\"可惜了,子通本是江淮豪杰。\"随即下令用四驾马车押送降俘赴京,特意嘱咐:\"将乐伯通的琴囊一并送去,此人雅善音律,或可娱悦圣听。\"
长安城的初雪来得比江南早得多。当囚车驶入明德门时,朱雀大街两侧的百姓争相抛洒纸钱,这是关中旧俗,寓意送走兵戈。
李渊在太极殿接见降臣那日,特意命乐工演奏《破阵乐》。当唱到\"四海皇风被\"时,皇帝忽然离座,亲手解去李子通身上的枷锁。
\"朕闻卿在江都时,曾开仓赈济灾民。\"李渊将金杯赐给李子通,\"今日相见,何迟之晚也?\"
李子通伏地泣奏:\"臣等愚昧,不见天命所归。\"
这番对答让侍立的裴寂微微颔首,昨夜他刚向皇帝进言,宜用怀柔之策安定江南人心。
押送降俘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