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获、箭书被截获、信鸽被射落是常态。即使信件送达,其内容也可能被唐军的情报人员通过拦截、拷问信使或密码破译(如果双方使用密码的话)而部分或全部获知。李世民对双方通信必然有严密防范和针对性反制措施。因此,窦建德与王世充之间的信息传递必然是极其稀少、滞后、片段化且充满不确定性的。他们最终的失败,很大程度上也与这种被严密封锁、难以有效协同的困境密切相关。李世民对洛阳的“水泄不通”之围,不仅困住了王世充的军队,也几乎扼杀了其与外援进行有效战略协调的咽喉。
在此之前,窦建德曾派人送信给秦王李世民,要求唐军退到潼关,归还侵占的王世充(郑国)地盘,双方恢复以前的友好关系。李世民召集将领和幕僚商议对策,大家都请求暂避窦建德的锋芒。郭孝恪说:“王世充已经穷途末路,眼看就要被活捉了,窦建德远道而来援助他,这是上天要让他们两家同时灭亡啊!我们应该占据武牢关(虎牢关)的险要地形来阻挡窦军,寻找机会出击,必定能击溃他们!”
记室薛收说:“王世充占据东都洛阳,府库充实,他率领的军队都是江淮地区的精锐。他眼下最大的问题,只是缺粮而已。正因为如此,才被我们拖住,想打打不成,守又守不了太久。窦建德亲自率领大军远道赶来救援,带来的也必定是他的精锐部队。如果我们放他过来和王世充会合,这两股敌人联合起来,再把河北的粮食运到洛阳,那么这场战争才刚开始,结束的日子就遥遥无期了,统一天下的时间,更是看不到尽头了。现在应该分兵包围洛阳,深挖壕沟,高筑营垒,王世充如果出兵,千万不要和他交战。大王您亲自率领精锐部队,抢先占据成皋(虎牢关),整顿军队,训练士卒,以逸待劳等待窦建德到来,一定可以打败他!窦建德一败,王世充自然就投降了,不出二十天,就能把这两个头目都抓起来!”李世民很赞同他的意见。(薛收是薛道衡的儿子。)
萧瑀、屈突通、封德彝等人却说:“我们的军队疲惫,士气低落,王世充凭借坚固的城池防守,一时半会难以攻破。窦建德刚刚击败孟海公,乘胜而来,士气正盛,锋芒锐利。我们腹背受敌,这不是万全之策啊。不如退守新安,等待他们自己疲惫衰落。”李世民反驳道:“王世充的军队已被打垮,粮食也快吃完了,上下离心离德,我们不用费力强攻,坐等就能拿下他。窦建德新近打败孟海公,将领骄傲,士兵懈怠。我们占据武牢关,就扼住了他的咽喉!他如果冒险前来挑战,我们很容易就能打败他。如果他犹豫不决不敢出战,十天半月之间,王世充自己就崩溃了。等到我们攻破洛阳,军队士气正盛,气势倍增,一战就能解决两个敌人,就在此一举了!如果不迅速进兵,让敌人抢先进入武牢关,那些刚刚归附我们的城池,必定守不住。到时候两个敌人合力,势力必然强大,我们还等什么他们疲惫?我的主意已定!”
屈突通等人又请求解除对洛阳的包围,占据险要地形观察形势变化。李世民不同意。他果断地将麾下兵力一分为二,命令屈突通等人辅助齐王李元吉继续包围和监视东都洛阳,自己则亲自率领三千五百名精锐骑兵向东急速赶往武牢关。(李世民)在大白天出兵,部队浩浩荡荡经过北邙山,抵达河阳,然后快速向巩县方向进发。王世充在洛阳城上望见唐军调动,完全猜不透李世民的意图,终究没敢出兵拦截。
三月廿一日(癸未),李世民率军进入武牢关。廿二日(甲申),他亲自带领五百名精锐骑兵,出武牢关向东行进二十多里,去侦察窦建德的军营。他沿途分派随行的骑兵,命令李世积、程知节、秦叔宝分别率领他们,埋伏在道路两旁,自己身边只剩下四名骑兵继续前进。李世民对尉迟敬德说:“我拿着弓箭,你手持长槊跟随,即使面对百万大军又能把我们怎么样!”接着又说:“如果敌人看见我们就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