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昌王国的使者也已经到达长安城中,唐朝朝廷便安排他们与西突厥使臣“同堂献贡”。
隋唐时期,高昌王国位于今新疆吐鲁番地区,其地域大致在火焰山以南,盐山以北,白龙堆以东,库鲁克塔格山以西,是古代西域交通枢纽之一,扼守着丝绸之路的要道,有着重要的战略和经济意义。
当时麴伯所属的麴氏家族统治着高昌,麴氏高昌政权在公元460至640年统治高昌地区,麴伯在唐初是这个家族中的一位君主,因史书中确切资料缺乏,难以确定其家族王位顺序等情况。在麴氏统治时期,高昌国积极吸收中原文化和西域周边文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在唐初,麴伯统治下的高昌面临着与唐朝建立关系的重大抉择,当时唐朝统一中原后国力强盛,影响力不断向周边扩展,麴伯需要考虑如何在唐朝的势力扩张下保持高昌的独立与发展。从历史发展来看,高昌之前与北魏等中原政权有着复杂的关系,麴伯时期也延续了这种与中原政权互动的模式,既要保持一定的政治独立性,又要避免与唐朝发生直接冲突。
麴伯延续了麴氏家族在国内的治理模式,高昌国内实行郡县制与部落制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在郡县地区,推行类似中原的行政管理,设置各级官员管理民政、财政等事务;对于境内的游牧部落,则采取相对宽松的管理政策,通过部落首领进行间接统治,以维护国内的稳定。
高昌地区由于有高山冰雪融水灌溉,具备着良好的发展农业条件,麴伯时期,农业生产是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地种植小麦、粟等农作物,并且由于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还引进了一些新的农作物品种或者农业技术。水利设施也得到一定的维护和发展,以保证农田的灌溉用水。
凭借其位于丝绸之路要道的地理位置,高昌的商业贸易十分繁荣,麴伯统治下的高昌,是东西方商品交换的重要中转站。从东方运来的丝绸、瓷器等商品在这里汇聚,再转运到西方;而西方的香料、珠宝、玻璃制品等也通过高昌进入中原地区,同时高昌本地也有一些特色手工业产品,如纺织品、陶器等参与贸易。
高昌在麴伯时期呈现出多元文化融合的特点。由于丝绸之路的连接,中原文化、西域文化、佛教文化等在这里相互交融。在建筑风格上,既有中原式的佛塔建筑元素,又有西域特色的建筑装饰;在宗教信仰方面,佛教在高昌广泛传播,同时也有其他宗教的存在。麴伯可能对这种多元文化的融合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发展。
午间,光禄寺";蕃主贡宴";设九道主菜,其中";浑羊殁忽";(整羊烤鹅)必由太官令亲自切割。不过,这期间却突现“小插曲”,按礼制,光禄寺应安排演奏《宴蕃部》,乐工却错奏了隋炀帝为曷娑那可汗所作的《高昌乐》。
现在看来,在如此重要的场合,不知是事前朝廷有所交代,还是此刻确为乐工无意之举。不过,史书却有记载,因高昌国军队不久前曾劫掠过西突厥骑施商队,在此次宴会开始前,导致西突厥使者愤然掷杯抗议。
《高昌乐》响起之时,“老谋深算”的房玄龄瞥见西突厥使者脸色骤变,急中生智道:";此曲新填《破阵乐》词,正颂可汗铁勒之功。";
这一事件反映出当时唐朝与周边政权关系中的微妙之处,音乐在外交礼仪场合成为一种涉及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元素。
暗流涌动的宴席间,西突厥使者又突然献上统叶护亲铸的";毗伽可汗剑";,剑格上并排錾着唐国日月纹与突厥狼图腾。
宴后赏赐环节,鸿胪寺按例准备五百段锦彩作为回礼,同时遵循&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