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盛彦师抚豫(2 / 3)

有微调,但核心区域即今豫东、豫中、皖北及鲁西南部分)的军政事务。

此次唐朝朝廷的任命,其核心战略意义,不言而喻,先便是稳定腹心。

河南是连接关中和山东、江淮的战略枢纽,更是帝国赋税重地(虽然现在残破)。

此地不稳,则长安与南线、东线联系随时可能被切断。

同时还要剿抚残寇,肃清王世充、窦建德溃败后遗留的散兵游勇和地方割据武装,防止其死灰复燃或流窜为害。

再者,便是恢复秩序,重建地方官府,选拔任命官吏,恢复生产,征收赋税,将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真正纳入大唐的有效统治。

而且,更是起到支援四方的强大作用,为北线(对抗刘黑闼、突厥)、南线(平萧铣)提供稳定的后方和可能的兵源、物资支持。

任务艰巨,盛彦师没有半分耽搁。

他没有选择前呼后拥地进入宋州城,而是轻车简从,只带了一队精锐亲兵和几个精干的文吏幕僚,悄无声息地抵达了宋城(商丘)。

到任第一件事,不是升堂训话,而是点卯,他召集辖区内各州能联系上的主要官员(当时很多位置还空着或缺员)和部分地方着姓耆老。

总管府大堂上,气氛有些压抑。

官员们穿着半新不旧的官袍,脸上带着疲惫和不安;耆老们则愁眉苦脸,诉说着地方的艰难:哪里还有流寇占山,哪里又闹了饥荒,哪里的官仓被溃兵抢空了…

盛彦师也是一身半旧的戎装,端坐上,耐心听着。

等众人诉苦告一段落,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大堂:“诸位父老,诸位同僚。

河南之苦,本总管深知。

战乱多年,十室九空,疮痍遍地。

大唐陛下命我来此,不是来催粮逼税的,是来收拾残局,恢复秩序,让大家喘口气,过安生日子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话一出,堂下众人紧绷的神经稍稍松弛了一些。

“但是!”

盛彦师话锋一转,眼神变得锐利,“想过安生日子,就得先除掉那些不让大家安生的祸害!

那些占山为王、打家劫舍的蟊贼!

那些裹挟流民、浑水摸鱼的溃兵!

还有那些…心存侥幸、还想割据一方的宵小!”

说话间,他的目光扫过堂下几个神情闪烁的地方豪强代表,继续说道:“本总管把话撂这儿:愿意放下刀枪,安心归田的,既往不咎!

官府还给种子,帮衬着安家。

若是执迷不悟,继续为祸地方…”

他按了按腰间的佩刀,冷笑一声,“那就别怪本总管的刀,不认识什么山大王、地头蛇!”

软硬兼施,剿抚并用,这就是盛彦师的方略。

之后他迅展开工作,正如他所言,开局便是雷霆剿匪,对于那些冥顽不灵、危害甚大的匪寇,盛彦师毫不手软。

他亲率精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连续出击。

盘踞在汴州(开封)陈留一带,自称“混世魔王”

的王世充旧部张善相,拥众数千,气焰嚣张。

盛彦师探明其巢穴,星夜奔袭,一战击溃其主力,阵斩张善相,余部望风归降。

消息传开,河南震动,许多小股匪寇闻风丧胆,主动解散或向官府投诚。

之后开始招抚安置,对于大量走投无路的溃兵和流民,盛彦师则大开招抚之门。

他在各州设立招抚点,提供粥棚,放少量口粮和返乡路费,承诺分给无主荒地耕种,并免除一年赋税。

这一招效果显着,大量流民得以安置,社会秩序迅恢复。

秩序稍定,盛彦师立即整肃吏治,对于空缺或庸碌的地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