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似的:石世则这是被逼急了,想拉他当垫背的,用他靺鞨人的力量对抗唐朝。
自己好不容易带着部族内附,过了几年相对安稳的日子,真要跟着石世则造反?面对那个刚刚扫平窦建德、王世充,兵锋正盛的大唐?风险太大了!
可看着石世则带来的那些酒肉财帛,再看看石世则手下那帮嗷嗷叫、明显豁出去了的汉子…拒绝?恐怕眼前这关就不好过。
石世则现在就是条疯狗,逼急了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思虑良久,突地稽咽下鱼肉,将骨刀在兽皮上擦了擦,抬眼看向石世则,眼神复杂:“石兄弟,你这是…把我架在火上烤啊。”
他叹了口气,指了指那些酒肉,“东西,我收下。
人…我暂时替你稳住。
这‘可汗’的名头,太烫手,你先别嚷嚷。
让我想想,想想…”
石世则一听“收下东西”
、“稳住”
,心里的大石头落了一半,脸上笑开了花:“好好好!
都听大哥的!
您慢慢想!
营州城里,我给您留着最好的宅子!
随时恭候大驾!”
他自动把“想想”
理解成了默许。
于是,在石世则的“拥戴”
和突地稽半推半就(或者说骑虎难下)的默许中,“奉靺鞨突地稽为主”
的旗号,就这么在营州城头竖了起来。
当这份沾着营州风霜和石世则野心的叛乱文书送到长安时,兵部衙门里刚刚因山东平定而松弛下来的神经,瞬间又绷紧了。
李渊看着地图上那个遥远的、代表着营州的墨点,刚刚因牡丹花香而舒展的眉头再次拧紧。
他案头的“魏紫”
开得正艳,可遥远的东北边陲,一场由克扣粮饷引的兵变,裹挟着靺鞨部落的力量,已然点燃了新的烽烟。
长安的宁谧,再次被边关的警号粗暴地撕裂。
“传旨!”
李渊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更多的却是冰冷的决断,“着幽州总管李艺(原名罗艺,投靠唐朝后赐“李”
姓),安排好幽州防务事宜,调精兵,北上营州!
再告诉李艺,晋文衍那个蠢货是死是活随他去!
但营州,还有那个突地稽…给朕,压下去!”
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用手指重重敲在舆图上营州的位置,仿佛要将那点刚刚燃起的叛乱火星,彻底摁灭在帝国的版图之上。
殿角的铜漏,依旧滴答作响,记录着这永无休止的帝国征程。
读者朋友们,揭开大唐盛世帷幕的历史纪实小说《大唐凌烟志》已震撼连载!
作者凌云朗月依据唐史典籍,以独到视角为您再现那段波谲云诡的三百年。
在这里,您将亲历玄武门之变的血色黎明,解密凌烟阁功臣的宦海沉浮,见证贞观盛世背后的权力博弈,了解全国各地古今人文地理。
本部作品将持续每日更新,敬请追更!
期待您在章节评论区,分享独到历史观,推演历史谜题,交流阅读感悟,让我们共同拨开千年迷雾,探寻那些被千年时光尘封的真相。
一部《大唐凌烟志》,半卷江山血泪史。
明日更,不见不散!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