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整,来年再图进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的话像投入静水中的石子,立刻激起了共鸣。
帐中几位将领也纷纷出列,抱拳附和:“刘总管所言极是!
大王,撤兵吧!”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帅案后的秦王李世民身上。
他身着明光铠,甲叶上还带着未干的血迹与尘土,连日督战使他面容清减,但那双锐利的眼睛,却燃烧着比帐中炭火更炽烈的光芒。
他没有立刻回答,只是缓缓站起身,走到大帐中央,目光如电般扫过每一位请命的将领。
那目光中没有愤怒,却有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决和穿透人心的力量,让原本有些嘈杂的帐内瞬间安静下来,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
他开口了,声音并不高亢,却异常清晰、沉稳,每一个字都像重锤砸在将领们的心上:“诸位将军!”
李世民的声音在大帐中回荡,“我们这次兴师动众,举国之力东征,为的是什么?难道是为了在这洛阳城下虚耗时光,然后无功而返吗?不!
我们应当毕其功于一役,以求一劳永逸!
你们看看这中原大地——”
李世民说着猛地抬手,指向帐外洛阳城的东边方向,仿佛能穿透帐壁看到那广阔的疆域,“东部各州,慑于我大唐兵威,已然望风归顺!
如今只剩下眼前这座孤城,王世充已是穷途末路,粮草日蹙,人心离散,他还能支撑多久?成功就在眼前,破城指日可待!
此刻撤军,无异于纵虎归山,前功尽弃!
让那些归顺的州郡如何看我大唐?让浴血奋战的将士们的血白流吗?”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更加锐利,带着一种睥睨天下的气势,斩钉截铁地宣告道:“功在垂成,柰何弃之而去!”
随即,他猛地转身,对着侍立一旁的掌书记官和帐外亲兵,用不容置疑的口吻厉声下令:“传本王军令,晓谕全军:洛阳城不破,大军绝不回还!
敢有再言班师者——斩!”
“斩!”
这个冰冷的字眼如同惊雷,在寂静的大帐中炸响,带着凛冽的杀伐之气。
刘弘基等人身躯一震,脸上血色尽褪,所有劝退的念头瞬间被这股强大的意志力碾得粉碎。
他们感受到了秦王不破洛阳誓不罢休的钢铁意志,也深知这道军令绝非虚言。
帐内一片死寂,只听得见火盆中炭火的噼啪声和帐外呼啸的寒风。
再无人敢提一个“撤”
字,众将唯有抱拳躬身,齐声应道:“谨遵秦王之命!”
李世民的命令迅传遍三军。
当“敢言班师者斩”
的严令下达时,原本弥漫的思乡退意如同被寒风吹散的薄雾,瞬间被一种更加沉重的、被军令约束的肃杀所取代。
将士们咬紧了牙关,将那份乡愁深深埋入心底,目光再次投向那座如同巨兽般盘踞在前方的洛阳宫城。
退路已断,唯有向前。
读者朋友们,揭开大唐盛世帷幕的历史纪实小说《大唐凌烟志》已震撼连载!
作者凌云朗月依据唐史典籍,以独到视角为您再现那段波谲云诡的三百年。
在这里,您将亲历玄武门之变的血色黎明,解密凌烟阁功臣的宦海沉浮,见证贞观盛世背后的权力博弈,了解全国各地古今人文地理。
本部作品将持续每日更新,敬请追更!
期待您在章节评论区,分享独到历史观,推演历史谜题,交流阅读感悟,让我们共同拨开千年迷雾,探寻那些被千年时光尘封的真相。
一部《大唐凌烟志》,半卷江山血泪史。
明日更,不见不散!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