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王世充亲民秀欲掩夜宿龙床日饮人血的暴虐(2 / 3)

一副勤政爱民的模样。

午后,他又摇身一变,成了微服私访的≈34;青天大老爷≈34;。

据《资治通鉴》记载,他常轻骑简从,穿行于洛阳街市,既不鸣锣开道,也不清场戒严,任由马蹄踏碎坊市喧嚣。

百姓只需稍稍避让,便可继续营生。

这种刻意打破天子威仪的作派,在等级森严的帝制时代显得格外扎眼。

然而,这番表演的背后,却藏着精明的政治算计。

王世充深知自己根基不稳,便企图用市井姿态笼络民心,以弥补其政权合法性的不足。

可惜,百姓早已看穿这虚浮的烟火气,史官更是冷笔戳破其≈34;亲民≈34;皮相下的暴虐本质。

这番左右横跳的拙劣模仿,最终沦为权力空心化的自曝现场,成为帝制史上一则令人啼笑皆非的讽刺剧。

史家冷笔戳破:所谓≈34;亲民≈34;皮相之下,仍是那个≈34;夜宿龙床,日饮人血≈34;的暴虐枭雄。

王世充勒马缓行,对百姓说:“过去的天子深居宫中,民间的事情无法了解。

如今我并非贪图皇位,只是想拯救时局危难,就像一州刺史那样,亲自处理政务,与百姓共同评议朝政。

我担心宫门有禁限,所以在宫门外设座听政,希望大家畅所欲言。”

王世充的≈34;亲民政治≈34;在经历短暂的热闹后,很快露出了疲态。

他在西朝堂设立≈34;申冤台≈34;,在东朝堂开设≈34;直言馆≈34;,摆出一副广开言路的姿态。

起初,这番做派确实吸引了不少人,每日都有数百人蜂拥而至,或鸣冤叫屈,或献计献策,奏章如雪片般飞来。

朝堂外排起长队,百姓们怀揣着对≈34;明君≈34;的期待,等待这位≈34;亲民天子≈34;的召见。

不过,王世充很快就被这热烈的≈34;民意≈34;淹没了。

他本就是个粗通文墨的武夫,面对堆积如山的奏章,既无耐心细读,更无能力处理。

据《旧唐书》记载,短短数日后,他便以≈34;政务繁忙≈34;为由,不再出宫听政。

那些满怀希望的百姓,最终只等来了紧闭的宫门和冷漠的侍卫。

这场闹剧般的≈34;亲民政治≈34;,暴露了王世充政权的外强中干。

他本想通过广纳谏言来粉饰太平,却低估了民意的力量,也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最终,这场精心设计的政治表演,成了他统治无能的明证,也为后世留下了一则关于权力与民意的讽刺寓言。

王世充的统治风格充满了矛盾与荒诞,这一点在他处理丘怀义事件和日常听政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某日,将军丘怀义在门下内省办公场所公然召来越王王君度、汉王王玄恕及将军郭士衡,与妓妾饮酒赌博,场面极其不堪。

侍御史张蕴古得知此事后上表弹劾,王世充闻讯勃然大怒。

然而,他的处置却令人瞠目。

他命侍卫捉来王君度、王玄恕,当场打了他们二人数十个耳光,又将他们带到东上阁各杖责数十。

奇怪的是,作为主谋的丘怀义和郭士衡却未受到任何惩处。

更讽刺的是,王世充不仅赏赐张蕴古百段帛,还将其擢升为太子舍人。

这种选择性执法和赏罚不明的做法,暴露了他统治的随意性与不公。

在日常听政中,王世充的表现同样令人啼笑皆非。

他每次听政时,总要长篇大论,言辞重复,千头万绪,令侍卫疲惫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