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十人,命他们割草并堆成百余堆;在距离城二十里的地方,留下二十人,各执大旗;在距离城五六里的地方,留下三十人,埋伏于险要之处;刘兰成亲自带领十人,趁夜潜伏在距离城一里左右的地方;剩下的八十人则分散在便于行动的位置,约定听到鼓声后立即抢夺人畜,并迅撤离,同时点燃草堆。
次日清晨,城中守军见远处并无烟尘,以为城外已无敌军,便放松了警惕,百姓纷纷出城打柴放牧。
日上三竿时,刘兰成带领十人直抵城门,城上守军见状,慌忙敲响锣鼓。
听闻鼓声,刘兰成先前埋伏的伏兵四出,抢走了十几头牲畜和一些打柴放牧的百姓。
刘兰成在城门处与守军对峙片刻,估计抢掠的伏兵已经走远,便率众缓缓撤退。
城中虽派出追兵,但因担心有埋伏,不敢急追,又见前方旌旗招展、烟火四起,便不敢再进,只得退回城中。
事后,城中守军得知刘兰成此次行动仅带了少数人马,后悔不已,叹息未能穷追不舍。
然而,为时已晚。
一个月后,刘兰成再次谋划夺取北海郡城。
他带领二十人直抵城门,城中守军见状,以为此次刘兰成还是带领为数不多的兵力,便纷纷出城追击。
刘兰成且战且退,将追兵引至十里之外。
此时,綦公顺率领大军突然杀到,郡兵大惊,急忙回撤。
綦公顺乘势进军,将郡城团团围住。
刘兰成站在城下,高声劝降:“城中百姓、将士,何必为无谓的抵抗白白送死?若能开城投降,我必保你们平安!”
城中军民早已疲惫不堪,听闻此言,纷纷出城投降。
刘兰成入城后,安抚老幼,礼遇郡中官员,甚至对曾陷害自己的宋书佐也以礼相待,并资助他离开郡城。
郡城内外,自此安定。
刘兰成以其智谋与胸怀,不仅保全了郡城,也赢得了人心,成为当时北海一带的传奇人物。
当时,海陵的农民起义军臧君相听说綦公顺占据了北海,便率领五万部众前来争夺北海郡城。
唐初的海陵县一度改称吴陵县,是今天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的前身,治所在今泰州市海陵区华港镇下溪村北。
古海陵地理位置在北海郡的东南方向,两地相距约三百公里。
今泰州海陵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当时置海陵县,隶属临淮郡。
经过多次行政区划变更,海陵县在唐代改称吴陵县,为吴州治所。
南唐时期,海陵县成为泰州州治所在,并一直沿用至今。
这里同样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凤城河风景区、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望海楼等。
凤城河风景区是泰州的母亲河,两岸风景秀丽,历史文化遗迹众多,可坐画舫夜游,欣赏沿岸夜景,别有一番风味。
綦公顺的兵力相比臧君相起义军兵力较少,战斗力悬殊很大,他听到臧君相前来攻打北海这个消息后非常恐惧。
秋日的北海郡城外,枯黄的芦苇在寒风中起伏如浪。
綦公顺站在城楼上,望着远处,手中的青铜剑柄已被冷汗浸透。
探马方才来报:“海陵贼帅臧君相亲率五万大军,不久将至。”
&0t;将军,我军不过万余,这&0t;副将话音未落,城下忽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刘兰成身披半旧皮甲,策马冲上城楼石阶,翻身下马时斗篷卷起满地落叶。
刘兰成躬身为綦公顺出谋划策,说到:“臧君相现在距离我们还很远,一定不会有所防备。
请将军立即出兵,加倍行军度,末将愿随您率奇兵夜袭!”
綦公顺猛地转身,甲胄鳞片铿然作响,他盯着这个曾以百人破自己三万大军的书生,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