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从古至今利益面前敌我不分有共同利益死敌亦能化密友(3 / 11)

殿中,拜见皇泰主,恭敬地行着朝拜大礼。

皇泰主杨侗目光巡视着众人,脸上露出赞许之色。

他微微抬手,开口说道:“李密将军抵御宇文化及旗开得胜,今日尔等前来投诚,朕甚是高兴,下面就封赐诸位有功之士。”

随后,皇泰主就地任命李俭为司农卿,这个职位掌管着国家的粮食储备等重要事务,赋予李俭管理国家粮仓的重任,期望他能为国家的稳定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又任命徐师誉为尚书右丞,这是朝廷中枢的重要官职,肩负着协助尚书令处理政务的责任。

任命完毕后,皇泰主为了显示对李俭等使臣的热情与重视,特命人以华丽的车马引领侍从,恭送李俭等人。

街道两旁,士兵们手持刀枪,整齐地排列,仪仗整齐划一。

同时,安排了铙钹吹奏作乐,那欢快的乐声奏响在空中,回荡在大街小巷,人们纷纷出门观望这一盛大的场面。

李俭等人乘坐的马车缓缓前行,在队伍的护送下被送至专门的官署之中。

皇泰主又命人赠予李俭等人玉帛、美酒与精心准备的饭菜。

玉帛质地精美,色泽鲜艳,是珍贵无比的礼品;美酒散着迷人的香气,那是精心酿造的上等佳酿;饭菜则是宫廷御厨根据各种珍馐食材精心烹制而成,色香味俱全。

李俭等人返回之时,只见街头彩旗飘扬,人们身着色彩鲜艳的服饰,脸上洋溢着热情而又庄重的神情。

众人有的打着节拍,有的轻声吟唱着豪迈的送行曲,现场气氛热烈非凡,那场面用“雏恋翻,又士免翻”

来形容,可谓热闹而不失庄严。

随后,皇泰主下旨封李密为太尉、尚书令、东南道大行台行军元帅、魏国公等一系列尊号。

太尉,乃三公之一,地位尊崇无比,掌握着朝廷的军事大权;尚书令负责协助皇帝处理朝廷政务,是文官之;东南道大行台行军元帅则是让李密负责东南地区的军事调动和作战指挥;魏国公这一爵位,更是象征着李密将获得无上的尊荣与尊贵地位。

与此同时,皇泰主将任命诏书交于李俭,让等李俭带话回去,等李密把宇文化及的叛军扫平了,就让他入朝辅政。

此外,皇泰主为了充分彰显对李密毫无保留的完全信任,在诸多举措中,特别对徐世绩予以了举足轻重的任用。

徐世绩乃当世名将,其英勇善战之名远扬,且足智多谋,于各种军事较量之中皆能展现出非凡的智慧与果敢。

皇泰主将其任命为右武侯大将军,这一任命堪称精心谋划之举,旨在极大程度地加强朝廷的军事力量,使其成为扞卫东都洛阳、抵御外敌的重要支柱。

不仅如此,皇泰主还亲自下诏,对李密予以高度赞誉。

诏书中满是倾溢的夸赞和美言,字里行间皆传递着对李密的深切认可与器重。

诏书中有一句颇为关键的赞誉之词:“其用兵机略,一禀魏公节度”

这句话极具分量,它充分体现了东都洛阳政权对李密在军事方面权威地位的认可和肯定。

这清晰地表明,李密所采取的军事行动策略以及每一项重大决策,都受到了东都朝廷的充分尊重与高度依赖。

通过这样的诏书安排,旨在提高李密在军队之中不可撼动的高威望,使他在将士们心中更添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同时,借此在朝廷中彰显李密极高的地位,令其光芒闪耀。

无论这诏书内容用情究竟是真还是假,在现实的权力博弈与利益考量之中,此事直接诠释了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从古至今,只要各方之间存在着共同的利益诉求,哪怕此前是生死相搏的敌人,也能够在利益的天平下,转变为携手合作的朋友。

然而,皇泰主杨侗这一番对李密极尽恭维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