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与北方的地理分界线——秦岭之北,黄河支流渭河与洛河两岸。
陕州在唐代设立,管辖范围包括今天的陕州区一带,1949年后,陕州被撤销,其辖区并入三门峡市,后设立陕县。
2016年,陕县撤县设区,成为三门峡市陕州区。
陕州区作为陕原的核心区域,见证了周、秦、汉等多个朝代的历史变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地之一,陕州位于豫、陕、晋三省交界,是洛阳和西安之间的东西走廊和通道,不仅是豫、陕、晋三省交界处的商贸重镇,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永安王李孝基被任命为陕州总管,这一任命有助于加强对陕州地区的管理。
陕州地理位置重要,是连接关中地区与中原地区的重要枢纽。
李孝基上任后,他积极组织当地百姓修建道路,改善交通条件,促进了陕州地区的贸易往来和经济展。
他还注重地方的治安维护,严禁盗贼和不法行为。
他建立了严格的治安管理制度,组织巡逻队伍,确保了陕州地区社会秩序的稳定。
在他的治理下,陕州地区的农业生产和商业活动逐渐恢复和展起来。
陕州总管李孝基还承担着重要的军事防御任务。
他的辖区面临着来自其他割据势力的潜在威胁。
李孝基积极组织军队进行防御演练,加强城防设施建设。
他修筑城墙、加固城门,并且储备了充足的粮食和武器装备。
这一系列的军事防御措施有效地保卫了陕州地区的安全,也为唐朝在中原方向的边疆稳定做出了贡献。
至于秦王李世民此次率大军前往泾州,大唐初建,他是否心存压力,能否成功抵御薛举军队,还是未知。
彼时,薛举,这位野心勃勃的西秦霸王,正率其虎狼之师,一路进逼高墌。
高墌城是唐朝时期的一个重要军事据点,位于今陕西省长武县西北3公里的地掌村、戴家岭村、浅水村一带的浅水塬。
高墌城所在的邠、宁、泾州区域是丝绸之路关陇北道、关陇中道的重要途经地域,其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自安史之乱之后,丝路东段干道逐渐北移,灵州成为交通要冲,也是西北民族地区茶马互市中心之一。
李世民听闻薛举的行军计划,便决定驻守高墌。
薛举的看李世民驻守高墌,便派出两路军马,作为游击部队,如一群饥饿而贪婪的狼群,狂飙突进,竟然蔓延至豳州(今陕西彬县)、岐州(今陕西凤翔)一带。
一时间,边境之地烽火连天,百姓们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面对薛举的强大攻势,李世民深知此时不宜轻举妄动。
他站在高墌城的高坡之上,望着城外那一片虎视眈眈的敌军,眼神中透着坚定与沉稳。
他果断地命令唐军,深挖壕沟、高筑壁垒,宛如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防线,以逸待劳,不肯轻易与薛举正面交战。
然而,天不遂人愿,李世民突然染上疟疾。
那病痛如恶魔一般缠绕着他的身躯,令他时常高热不退,身体极度虚弱。
但他心系大唐的万千子民和万千将士,深知此时绝不能将军事大权随意交付。
经过深思熟虑,他将军事事务托付给了长史、纳言刘文静。
刘文静,此人足智多谋,对朝廷忠心耿耿,深得李世民的信任。
与此同时,李世民还任命殷开山为行军司马,殷开山以吏部侍郎的身份膺此重任。
他为人豪爽,且精通兵事,但或许在这一场战役中,已五十岁的他尚未完全领会秦王深意,且有轻敌之意。
李世民生病之际,专门对殷开山等人再三叮嘱:“薛举此次孤军深入,虽气势汹汹,但实则暗藏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