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虞熙听后,心中充满了震惊和愤怒。
他坚定地回应道:“在这个时候抛弃父亲,背离君主,这是违背忠义之事。
就算是到了别的地方,又哪里有真正可以安身立命的所在呢?您的关怀之情我心中感激,但是我既然身为臣子,在这样的时刻应该坚守大义。
我已下定决心,绝不退缩。”
虞世基赶到宫中时,立即被叛军控制。
虞世基的弟弟虞世南,看到哥哥身处险境,心中悲痛万分。
他抱着虞世基痛哭流涕,苦苦哀求宇文化及,希望能代替哥哥赴死。
虞世南的情感诚挚而热烈,他觉得在这个生死攸关的时刻,自己有责任保护兄长。
然而宇文化及却未被他的请求所打动,无情地拒绝了。
之后将二人全部杀害。
在隋朝的官员中,黄门侍郎裴矩最有眼力劲儿,其心思缜密且老于世故。
他提前预见到会生动乱,因此他对待即便是最卑微的仆役也极为仁厚,前文我们讲过,他还提出建议,让骁果军士兵可以在江都娶妻成家,甚至可以纳妾。
这看似是一件平常的事情,但在当时却有着特殊的意义。
骁果军士兵大多是远离家乡的精锐力量,为他们娶妻,让他们在京城有了家庭的羁绊,就会在一定程度上稳定军心,减少他们参与叛乱的冲动。
等到动乱爆后,这些士兵心中对裴矩确实存在着一种别样的情感。
众多叛军口中都传出这样的话:“裴黄门(对裴矩的尊称)没有什么过错。”
随后,裴矩看到宇文化及后,远远地就毕恭毕敬地拜倒在马前,可谓马是瞻,他的这个举动让宇文化及觉得他没有威胁,因此得以幸免于难。
另一位在叛乱中幸存下来的是苏威,他是隋朝的重要政治家和法律家,苏威出生于北周,是西魏度支尚书苏绰之子。
他五岁丧父,继承美阳县公的爵位,任郡功曹。
苏威主持修订了隋朝的法律《开皇律》,为法制整备做出了重大贡献。
苏威在朝廷中的名声和地位一直很高,平日里多忙于处理朝廷的各种事务,对于朝廷内部的权力争斗和阴谋诡计并没有过多地参与,所以在宇文化及等叛乱者眼中,他就像是一个与世无争的边缘人物。
宇文化及因为苏威未曾参与杨广朝政,也赦免了他。
宇文化及政变成功后,百官都前往朝堂道贺。
苏威看到形势已定,为了自身的安危,也前去拜见宇文化及。
因为苏威的名声在外,他前去参见宇文化及时,宇文化似乎想借此展示自己的大度与威严,便召集众人出了府门迎接他,对他礼遇有加。
这个时候,按照常理来说,百官都应该到朝堂去表示祝贺宇文化及成功掌权,尽管这是一种扭曲的“祝贺”
,装装样子的无奈之举也罢,在这种形势下,去了总比不去强。
然而给事郎许善心却不为所动。
他心中有着坚定的忠君思想,对于宇文化及这种篡位夺权的行为深感不屑和愤怒,只有他没有到场。
许善心,字务本,高阳北新城(今河北省徐水县)人,是中国隋代着名的文学家、史学家。
他的一生经历了南朝陈和隋朝两个时期,以其才华和忠诚着称。
此时他已六十一岁。
许善心九岁丧父,由母亲范氏抚养成人。
他自幼聪明好学,博览群书,家有旧书万余卷,皆遍通涉。
十五岁就会写文章,被称为“神童”
。
许善心最初在陈朝任职,历任新安王法曹、度支郎中、侍郎、撰史学士等职。
隋朝统一后,他继续担任重要职务,如秘书丞、礼部侍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