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沈大姑奶奶(1 / 4)

悍玉掌宅 淳汐澜 2361 字 5天前

她身体微微前倾,显露出求教的姿态:“表妹过谦了。你那闲话可都是金玉良言。只是,嫂子愚钝,总觉得还有潜力可挖。眼看春耕在即,我这心里头啊,总有些没底。这田地的出息,除了种子、水利,可还有别的门道?比如……这肥?”

她特意提到“肥”,这是她观察到的。

沈长乐名下的庄子,据说肥力就比别家足,庄稼长得格外壮实。

这也是她此行最重要的目的之一。

沈长乐放下婉,拿起帕子擦了擦手。

她知道王霞上钩了。

这“肥”正是她抛出的另一个诱饵,也是她能拿捏王霞、建立更紧密联系的关键。

“肥,自然是根本。”沈长乐语气平稳,开始切入正题,“《王祯农书》有云:‘粪田之法,得其中则泽,失其宜则病’。这肥用得好,事半功倍;用不好,反伤地力。”

王霞听得认真,连连点头:“正是这个理!只是,这肥从何来?如何用才算‘得其中’?庄子上那些积的粪肥,总觉得不够用,味道也着实……”

她微微蹙眉,露出一丝世家女对污秽之物本能的嫌弃。

沈长乐看在眼里,心中了然。

这正是王霞这类贵妇打理田庄的短板——嫌脏怕累,难以深入细节。

她需要的是一个高效、相对干净且能显著增产的法子。

表嫂不必忧心味道。”沈长乐唇角微扬,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积肥之法,也有讲究。一味堆沤人畜粪便,气味自然不佳,且肥力不匀。我庄子上用的是‘踏粪法’与‘窖粪法’结合。”

“哦?愿闻其详!”王霞眼睛一亮。

“所谓‘踏粪法’,”沈长乐解释道,“并非让人去踩踏污秽。而是秋收后,将收割剩下的秸秆、谷壳、杂草,连同清扫的落叶、灶灰、碎土,一层层铺在闲置的畜栏或专门挖的浅坑里。让牛马在上面走动踩踏,混合均匀。再淋上些稀粪水或豆渣水助其发酵。此法积肥量大,且材料易得,气味比单纯堆粪好上许多。”

王霞听得入神,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着,显然在思考可行性:“这,听起来倒是可行。那‘窖粪法’呢?”

“‘窖粪法’更精细些。”沈长乐继续道,“需挖深窖,将踏好的半腐熟肥料,与人粪尿、河塘淤泥、宰杀牲畜的下水血水、豆饼、骨粉等分层放入窖中,密封发酵数月。此法所得之肥,称为‘窖粪’,肥力极足,且腐熟彻底,气味也小,最是上等。开春后兑水施用,效果奇佳。”

“豆饼?骨粉?”王霞抓住了关键,“这些东西……怕是不便宜吧?”

她算的是经济账。

沈长乐赞许地看了她一眼:“表嫂果然敏锐。豆饼乃榨油所剩之渣,骨粉是骨器作坊或屠户处的下脚料研磨而成。价格确实比普通粪肥高,但用量也少,且肥效持久,算下来其实更划算。尤其用于桑田、棉田或需要精细管理的秧田、菜圃,回报更高。表嫂那二百亩上田,若能在基肥和追肥时掺用部分窖粪,再配合轮作,增收三成以上,并非难事。”

“三成?!”王霞倒吸一口凉气,眼中瞬间迸发出惊喜和贪婪的光芒。

三成,那意味着她每年能多出许多白花花的银子!

她看向沈长乐的眼神彻底变了,之前那些小心思、小妒忌,在巨大的利益面前烟消云散,只剩下热切和信服。

“表妹!你……你真是嫂子的福星!”

王霞激动得差点去抓沈长乐的手,但想起对方清冷的性子,又生生忍住,只是身体前倾得更厉害,语气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亲昵和信赖,“这法子好!只是,这窖粪的具体配比、发酵时间、如何施用,嫂子我是一窍不通啊!庄头们怕也未必精通此道……”

沈长乐等的就是她这句话。

她端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