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王霞的优越感(3 / 4)

悍玉掌宅 淳汐澜 2471 字 5天前

二字背后,也透着一股挥之不去的……清寒。

“是了,”王霞抿了口茶,暗自思忖,“与我们王家一样,根基是好的,门楣是光鲜的。可光靠祖上传下的田庄地亩,收益再厚,也不过图个‘殷实’二字罢了。”

她王家在河南焦作,亦是响当当的耕读之家,但这“耕读”的体面下,支撑那份真正富足与从容的,却是家中几代男丁在仕途之外,于钱粮运作、商贾经营上的精明手段和广阔人脉。那是能让银钱如水般活络起来的本事。

再看眼前沈家,屋舍虽大,陈设却难掩岁月痕迹;仆役虽多,衣着却不见多少新色。

王霞心中那份评估的秤砣,悄然又下沉了几分——沈家的光景,与她王家早年未发迹时颇为相似。

但这“生钱”的本事,这盘活家业、让银钱源源不断流入的能耐,眼前这沈家,怕是远不及她王家了。

她下意识地抚了抚自己身上这件精心裁制的灰鼠皮袄子,柔软丰厚的皮毛在指尖流淌着低调的奢华。

再抬眼,目光落在对面沈家几位奶奶身上。

她们穿着时令的绸缎夹袄,料子是好料子,花样也时新,只是……王霞的目光毒辣地捕捉到那绸缎的光泽度、夹袄的厚实程度,以及她们头上首饰的成色份量。

一丝不易察觉的优越感,如同冬日暖阳下悄然蒸腾的水汽,在王霞心底无声无息地弥漫开来。

这优越感并非源于门第高低——沈家诗书传家,门楣同样清贵——而是源于一种对“生财有道”的笃定自信。

她的灰鼠皮袄,不仅是御寒之物,更是王家财力、手腕和她这位程家长孙媳妇身份的无声昭示。

而沈家奶奶们那看似体面的绸缎夹袄,在她精准的审视下,却仿佛映照出了几分力不从心的局促。

王霞脸上的笑容愈发温婉得体,心中那份因出身与夫家带来的、混合着精明算计的优越感,却如同投入杯中的蜜糖,无声地晕染开来,甜得让她几乎要微微眯起眼来。

……

尹氏面对沈长乐时,便将相中的亲事提了出来——田家长孙田科。

田科及其家人很快被请来相见。

其人如沈坦所言,性情沉稳,甚至有些过于沉默寡言。

一身半旧的青衫,容貌端正,但绝不出挑。

田家与沈家确实门当户对,皆是诗书耕读传家,不擅长经营庶务,但靠着祖上积累的田产,日子也算富足安稳。

沈长乐静静听着嫡母的介绍,看着眼前这位未来可能的夫婿,心中无波无澜。

嫁谁不是嫁?

只要嫁过去能让她当家作主,不受掣肘,安稳度日便好。

她所求的,不过是一份能由自己掌控的生活。

王霞在一旁冷眼旁观,将田科的样貌、家世、谈吐(其实也没谈几句)与自己的丈夫程雯一对比,心中那点优越感又像野草般疯长起来。

无论是才学、容貌、家世底蕴、功名,还是前程,这田科都远不及程雯!她看着沈长乐那张平静无波的脸,心中窃喜又带着一丝怜悯:

沈长乐啊沈长乐,你费尽心机巴结萧彻、程诺又如何?

最后还不是要嫁个这样平庸的木头?

你那些钻营的本事,到头来也不过是镜花水月!

亲事初步议定,沈长乐便寻了由头,带着心腹下乡去处理自己的田产。

她名下的两千亩良田是根基,但她更看重的是那些价格低廉、旁人瞧不上的山林地、瘦地、沼泽地甚至石沙地。

这些地,在她眼中,是种植药材、果树、桑树乃至未来可能引进的某些特殊经济作物的宝地。

这次,她打听到前未婚夫陈进家又在低价抛售土地,正是些连接山林的边缘地块,便毫不犹豫地出手,暗中购入了数千亩。

<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