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六章 朝堂风波(2 / 2)

>

治国需要各方英才,岂能因出身而拒绝?况且这些人品格端正,武功高强,正是保家卫国的栋梁之材。

礼部尚书钱博学不服:“那些江湖草莽,成分复杂,如何能信任?“

“钱大人此言偏颇!

“宋青书义正辞严,“出身不能决定品格。

青书府中的江湖人士,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

他们中有些人出身贫寒,但忠心报国;有些人武功高强,愿为国效力。

为何要因为出身就一概否定?“

他环视群臣:“诸位大人,治国如治水,需要疏导而非堵塞。

如果因为偏见就拒绝人才,那才是国家的损失。

朱天佑趁机支持:“靖国王所言极是。

当年太祖皇帝起兵时,身边不也有很多出身草莽的豪杰吗?“

这话让保守派无法反驳,毕竟否定了江湖出身就等于否定了开国功臣。

但王安石还有后招:“就算这些都能解释,但王爷势力急剧膨胀,这总是事实吧?手下高手如云,财力雄厚,这难道不值得警惕?“

宋青书冷笑一声:“王大人是在质疑青书的忠心吗?“

“臣不敢!

“王安石连忙否认,“但古人云‘功高震主‘,历史教训不能不防。

“防什么?“宋青书毫不退让,“防青书造反吗?那请王大人明说,青书哪里有造反的迹象?“

王安石被问得哑口无言。

确实,宋青书虽然势力强大,但一直忠于朝廷,没有任何不轨行为。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时,皇帝忽然开口了:

“够了!

皇帝的声音不大,但整个大殿立即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跪下行礼:“陛下息怒!

皇帝在龙椅上静静坐着,眼神深邃难测。

作为帝王,他深知平衡之道的重要性。

宋青书的能力有目共睹,但其势力增长确实过快,需要适当制衡。

同时,边关危急又离不开宋青书的才能。

良久,皇帝终于开口:

“朕听了诸位爱卿的争论,各有道理。

他看向宋青书:“青书,你的忠心朕从不怀疑,你的能力也有目共睹。

但朝纲确实不可不正。

然后又看向王安石等人:“诸位爱卿的担忧也不无道理,规矩确实不能乱。

皇帝沉吟片刻,做出了决定:

“即日起,暂停靖国王参与朝政,待边关平定后再行议论。

这话让保守派暗自得意,但皇帝接下来的话让他们的笑容僵在了脸上:

“至于边关军务,仍需靖国王协助处理。

青书,你戴罪立功,务必要平定边患,以证清白。

宋青书心中暗叹皇帝的手段高明。

表面上是惩罚,实际上是保护。

暂停朝政参与权,避免了进一步的政治斗争;但保留军务处理权,又能挥他的才能。

“臣遵旨!

“宋青书跪下领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