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一旦一个作者功成名就,你就很难从他的文字里看到少年气,看到那股拼了命要证明自己存在感,证明自己价值的野蛮生长的力量。
“我也就是写不动了,只能把精力用在鉴赏上。”
娄教授跟宁玉青已经重复说过好几遍这句话了,恰恰证明他其实有些不甘心。
“天天跟那几个老家伙聊,聊多了,也是无趣。”
所以他跑来教宁玉青,而现在多了个李颜。
能跟他聊出争锋相对感的李颜,能让他因为被观点冲击而重新拥有表达欲的李颜。
自打上节课知道李颜是苏思青的“笔友”之后,娄老对他的再次出现可谓心心念念。
本来就是只针对宁玉青一人的讨论课,内容上也没什么条条框框。
现在李颜来了,娄老更是随意发挥,从散文写作聊起,聊着聊着就说到了苏思青。
“所以我很羡慕老苏,”娄教授叹了口气,“虽然比我小个十来岁,但到他这年龄还能保持旺盛的创作欲属实不易。他保持着很大的阅读量,还会给作者写信,你当时就是这么认识的吧?”
“对,不过后来事务繁忙,也好一阵没跟苏老师交流了。其实不只是没交流,说来惭愧,我已经好一阵没写过什么了。”
自从《南宫少年》完结,他确实是没怎么输出文字了。
“那没所谓,”娄老笑了笑,“写作这东西,不要强求。天天逼着自己写,写不出来好东西的,硬写只是自我安慰的手段,以你现在的水平,没有任何保持状态的必要。”
李颜点了点头。
不过娄老师知不知道一个叫网络的东西……那玩意儿是真没法不硬写,饶是李颜这种水平,都会在当初猛更一波耗光存稿的时候感到压力。
“小宁,你还是照样要多写写。”
“好的,娄老师。”宁玉青只是很安静地点了点头,坦然接受了她跟李颜的差距。
“你要珍惜李颜过来上课的机会,他不是来当我学生的,而是来当你老师的。”
啊这,李颜正准备谦虚,那边的宁玉青并不准备给他机会:
“明白的,您跟李颜讨论过程中迸发的思维火花,足以令我体味很久,收获颇丰。”
“说起来,你看过苏思青的《青砖》吗?”
“看过,很有味道。”
“这家伙以散文出道,写了一堆散文,上回见面还在跟我说希望自己能被当成散文家,结果拿过最大的奖靠的是,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