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新世界的大门(一)(3 / 5)

眼镜,但出于礼貌,我们并未笑出声。

“在汽车站、火车站和校门口负责接待的都是学生,没有老师吗?”爸爸习惯性用提问的方式社交,不让话掉在地上冷场。

“有一两个辅导员带队,不过这会是午休时间,他们不在。绝大部分是学生会的成员和志愿者。志愿者一般是高一两届的学长学姐。”房明君答道。

校园的主路安静地躺在法桐的荫盖里,我喜欢这种静谧安详的感觉,像极了小时候我家楼下那条路——树没被砍的时候。路紧挨着树林,林子里伫立着几栋两三层的坡屋顶红砖房相互守望,砖墙上爬上些许绿色藤蔓。我知道这如同画境般的美好在爸妈眼里定有另一番解读。这是他们年轻时熟悉的红砖房,不是他们想象中大城市该有的景象。

空气中飘来阵阵甜香,我和妈妈忍不住猛吸几口,直呼“好香!”。房明君热情地注解道:“这是桂花香,每年这时候都有!这条路旁种的是丹桂,待会拐过去的一条路上种满了金桂,闻起来更香!除了桂花,每年不同时节还会有柑橘、蜂蜜、甜玉米之类的特产,都是我们学校自己研发的,外面买不到哦……”

房明君介绍学校时,由内而外散发出自信和自豪。他这种状态感染了我爸,爸爸在应和他时,也搜肠刮肚地想角度来夸学校:有山有水,环境好啊!地方大好啊!有发展空间。远离市区好啊!能静心学习,不受外面花花世界的干扰,想花钱也没地方。宿舍离校门远好!正好每天走路、跑步,锻炼身体……甚至他那粗糙的外表也被爸爸赋予了“真诚朴实”的优秀品质。爸爸的夸奖当然也是说给妈妈和自己听的。妈妈不太关心这些,除了场面上的附和外,她问房明君的都是关于在哪里交钱、办手续,在哪里领东西,在哪里吃饭之类的实际问题。我则负责跟着。

步行了二十多分钟,远远看见坡下立着三大栋新房,房子周围除了光秃秃的行道树和刚铺的草坪,还有不少地方裸露着黄土。房明君满脸羡慕地指着最近的一栋说:“那是14栋,是刚修好的新房。新家具、新设施,条件比我们好多了。我们还住在前面的老房子里。”

房明君把我们送到楼下,指了指“女生宿舍,男士免进”的牌子,转身走了。爸妈的心经历了这一天的起起伏伏,此时才真正落定,伴随着妈妈不停念叨着“住这儿好!”,高兴四溢。513在五楼,爸爸跟宿管阿姨打好招呼,拎着沉重的大皮箱一口气上到五楼,憋红的脸和汗透的衬衫丝毫影响不了他的好心情。

走廊干净整洁,每隔四五个宿舍有个装电话的壁龛,预留的电话线团在龛位里等待电话的到来。房门上贴着寝室名单,写着宿舍号、院系专业和名字。

“机械工程……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振华你看,还有农机这个专业,跟你有缘啊……”妈妈见广一样念着宿舍名单上的专业和名字:“茶学……林学……平安,呵呵,这名字起的有意思啊,有寓意又好记……还有这个叫孙……兮,振华,你看那个是念‘兮’吧?……”

找到我所在的宿舍,门虚掩着,门上除了我以外,还写着:肖伟、魏博雅和江云萍。肖伟?和我高中班上那个男生肖伟同名同姓,但是个女生!我边感慨着这有趣而其妙的巧合,边推开门。屋里一对母女正在收拾东西,母亲披着齐腰的长发,穿着到脚踝的亚麻长裙,女儿则是副假小子模样:短发、白T、长裤加旅游鞋。她们说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见我推门,齐齐停下手里的活,望向我们。

“您是?”爸爸先开口询问。

“哦,这是我们家闺女,魏博雅!”女孩母亲指着名单上的名字热情地介绍。我爸有样学样,指着我的名字用蹩脚的塑料普通话做介绍,不仅语速慢,音量也略大了些,仿佛大声能纠正普通话不标准的发音。父母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