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改观认民生,刁难阻筹备(2 / 3)

    周老夫子站在议事区的石桌旁。

    看着百姓们围在一起讨论“秋收备粮”,听着孩子们的读书声,又想起刚才在怡红院看到的文化册初稿。

    那些“大禹治水对应青州赈灾”的条目,那些“寒门入学率提升”的数据,忽然沉默了。

    他伸手摸了摸石桌的纹路,上面还留着百姓们讨论时刻下的“粮”“学”二字,粗糙却真实。

    半晌,他对着时念叹了口气:“罢了,是老夫固执了。”

    “文脉不只是经义典籍,更是百姓的好日子,这些模型,该放进去。”

    夕阳西下时,周老夫子带着弟子离开。

    走前还特意拿走了一本文化册初稿,说要带回书院给其他老夫子看看。

    *

    辰时的阳光刚漫过户部的朱漆大门,张珂源就攥着圣旨抄件站在廊下。

    这是昨日熬夜整理的“文盛之会预算明细”,小到模型木料的单价,大到典籍复印的运费,都标注得清清楚楚,就怕户部挑出毛病。

    可等见到户部侍郎梁上君时,他才知道,有些人想刁难,根本不需要理由。

    梁上君穿着绯色官袍,坐在太师椅上,指尖漫不经心地拨弄着茶盏。

    目光扫过预算明细时,嘴角勾起抹讥讽。

    “张珂源,不是本官不给你面子,实在是国库空虚。”

    “地方赈灾、河道修缮刚耗了一大笔,文盛之会的款项,如今户部只能给一半。”

    张珂源心里一紧,连忙递上圣旨抄件:

    “周大人,圣旨明说怡红院可调动户部银两,您只给一半,这怕是不合规矩!”

    “文盛之会关乎南齐脸面,要是因为款项不够误了筹备……”

    “规矩?”

    梁上君猛地放下茶盏,茶汤溅在官袍上也不在意。

    “本部堂说的就是规矩!国库的银子,岂能凭你一个戏园的会计说动?”

    他顿了顿,又抛出个难题:

    “要想拿全款也成,每笔支出都得提交三重审批。”

    “经办人签字、顺天府盖章、户部核验,少一样都不行。”

    这话像块石头砸在张珂源心上。

    三重审批至少要耗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