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对口,毕竟根据材料对铁氧体的发展综述分析,高振东估计现在十二机部的同志生产铁氧体材料还是用的烧结粉碎这套法子,用不上。
这套法子对于十二机部搞点元器件啊什么的倒是够用了,至少够十二机部整点收音机电视机什么的用,但是对于高振东的目的来说,首先一个粉碎后的颗粒均匀性和颗粒细度就达不到要求。
再说了,就算是烧结粉碎,高振东这里可有人比十二机部的大部分同志都强。
高振东抄起电话,打向了技术处的工艺科。
“荣国,你来我这里一下。”
没多久,高振东刚到三轧厂就跟着他一起奋斗的老班底,刘荣国同志乐颠颠的跑了过来,现在他也是三分厂技术处工艺科的副科长了,干劲十足。
“总工,您叫我?”虽然现在位置上去了,很多时候也在忙钢铁手册的事情,但是刘荣国还是怀念一开始跟着高振东烧热电偶电极的日子,那是他工作走上高速轨道的起点,而且新奇味十足。
“对,有个新东西,交给你来搞一搞。可能用到烧结,也可能用到化学方法,总之,你要把这场仗打漂亮!”可能用到的材料不止一种,需要用到的工艺可能就很多。
刘荣国知道高振东的习惯,就是爱用一些部队上的口语,这和高总工的出身有关,现在刘荣国自己都爱上了这种感觉,一下子站得更笔挺了:“保证完成任务!”
“来来来,我们先搞这个。”高振东抽出一部分资料递给刘荣国。
“咦?四氧化三铁?”
刘荣国看着这次需要的产物,有点意外。这东西需要这么正儿八经的嘛?要多少,给自己打一个电话,分分钟就弄过来了,都不需要生产,仓库里大把。
听着他的话,高振东脑袋里突然想起了一个“四仰化三铁”的梗,差一点一声“Man!!!”脱口而出。
好不容易压住这个冲动,高振东点了点头:“嗯,你继续看。”
刘荣国继续往下看,这回不是意外,而是惊吓。
“啊?这么细?!!!”
这个四氧化三铁,是要粉状的,这倒是不稀奇。
但是这个“粉”的程度,完全超出刘荣国的所有意料,甚至那个单位都有些陌生。
10~40nm!!!
nm,一个刘荣国在实际中别说使用了,就算是见都非常少见的单位。
和高振东上辈子那些商家动不动就吹的“纳米材料加持”不同,这东西算得上是真正的纳米材料,对于60年代中期的同志们来说有点陌生,自然是一点都不奇怪。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