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东西现在最大的两个问题就是材料和运动精确控制的问题。运动精确控制方面,您这里的三分厂光刻机组的同志正在根据您给的指导,进行直线电机的研发,进度不错,现在您给解决了记录材料的问题,我们这边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1201外设研究所的同志们的心情,那不是一般的好。
别看高所除了重大问题之外,一般不怎么出手,甚至很少出现在1201厂和外设研究所,但是同志们都知道,那是因为他工作实在太忙。
而且高所不出手则已,但凡是重要的疑难问题,找到他基本上有求必应。
这也是同志们佩服他的另外一个地方,同志们倒没有迷信到觉得高振东就什么问题都能手到擒来,他们佩服高振东的,是他对新课题的把握能力。
只要他准备搞的新课题,就必定有信心、有技术、有把握、有条件能做好,遇见什么疑难杂症,他这里也能药到病除,说明他在他发起每个课题之前,对这个课题的前景、问题、疑难点等,有着清晰的认识和把握。
这一点,大部分人都做不到,因为高所搞的事情都足够新,想做到这一点就更难。
送走1201厂的同志,高振东坐下来在系统里翻找,8次抽奖机会还是有的,但是他不准备走AI的路子,没估计错的话,铁氧体这东西有非常明确的解决方案。
这个材料能解决好几方面的问题,8次还是值得的,就这,都得感谢那个“事半功倍”的效果,不然就得16次。
果然,他没有猜错,在搜索结果里,高振东甚至看到了一本去年国内印发的《国外科技资料译丛——铁氧体材料》。
之所以说是印发而不是出版,是因为这份资料封面上明晃晃的写着几个字,“内部资料”,这自然不可能是公开出版物。
国内搞这东西果然早,实际上在和隐身涂料联系到一起的时候显得很神秘,但是相当多的人,哪怕是60年代的人都接触过这东西,例如收音机,里面的这玩意儿老多了。
不过应用方面,这年头自然想不到隐身涂料上面去,而是无线电、电子电器、射频等比较传统的方面。
不过高振东并没有在搜索结果里选择这份材料,搜索结果只能选一个,选这个的话就太浪费,毕竟这是国内去年就有的材料,总不能越搜越回去嘛。
好在搜索结果足够丰富,高振东在众多结果中选定了一份看起来综合性足够强的。铁氧体是一个比较大的门类,综合性不够强的话,可能没法解决所有的问题。
高振东取出材料,细细的把主要内容浏览了一遍,改变了原定计划。
他本来是准备找十二机部搞铁氧体元件的同志,来负责这件事情的落地,但是现在看来并不合适。
这东西的制备,三轧厂的同志都比他们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