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万盛文旅蓝图:爷爷的特別课题(2 / 4)

爷身后,脑子里还在盘旋著未完成的人物建模线条,委屈巴巴地小声嘟囔:“爷爷,您真是我的亲爷爷……”

肖镇恍若未闻,步履沉稳地走向早已等候的车队。

张小谋倒是饶有兴致地打量著周围层叠的翠色山峦,转头对肖镇笑道:“首长,渝州这山水气象,天生就是做文章的料子!”

车队沿著盘山路蜿蜒向上,最终停在了南山埡口那座掩映在浓绿中的宅院前。

秦颂歌带著儿子铭盛迎了出来,亲切地招呼著略显疲惫的团队去安顿。

肖镇则径直走向阳光房。巨大的落地窗外,万盛起伏的群岭在午后薄雾中若隱若现,宛如一幅泼墨长卷。

他刚在藤椅上坐定,小儿子肖承功已带著万盛区几位核心班子成员和黑山谷景区管委会的负责人匆匆赶到,额头上都沁著细密的汗珠。

“爸,张导他们安顿好了”肖承功快步上前,声音里带著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嗯,不急,让他们喘口气。”肖镇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坐。承功啊,你主政这两年,万盛的成绩,我看在眼里。

黑山谷的基础打得好,游客量也上来了。但旅游这东西,光靠自然风光吃饭,不够长久,也留不住客。得有点能扎进人心里的东西。”

他目光转向窗外那片苍翠的山谷,仿佛已穿透云雾,看到了未来的光影盛景。

“实景演出,就是那把钥匙。要让来的人,不光看山看水,还得『听』到这片山水的魂,感受到这片土地上的人,那股子劈山斩水的劲儿!”

肖承功与几位下属交换了一个眼神,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凝重与期待。这担子,沉甸甸的,也亮堂堂的。

张小谋和团队只休息了小半日,翌日清晨,便在肖承功安排的本地文化旅游部门相关人等和几位民俗专家的带领下,一头扎进了万盛的山山水水。

肖铭萌也被爷爷毫不留情地塞进了採风队伍,临行前只丟下一句:“跟著你张老师,多看,多听,多记,少抱怨。把你那点娇气收起来!”

最初几天,对习惯了工作室空调和绘图板的肖铭萌来说,简直是酷刑。

山路崎嶇,烈日灼人,蚊虫更是无孔不入。她穿著昂贵的运动鞋,小心翼翼地避开泥泞,却还是在一个雨后湿滑的下坡处脚下一滑,结结实实地摔了一跤,昂贵的裤子上沾满了黄泥。

“哎哟!”她懊恼地低呼,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旁边一位头髮白、穿著洗得发白蓝布褂子的老船工周大爷,见状咧嘴一笑,露出被旱菸熏黄的牙齿:“妹娃儿,莫要光看脚底下嘛!抬头看路,脚下才稳当。

走我们这水路山路的,哪有不摔跤的摔了,爬起来就是!”

他爽朗的笑声在山谷里迴荡,带著一种歷经风浪的豁达。张小谋也走过来,没有扶她,只是平静地说:“铭萌,感受一下这泥土的温度,记住它。这是你电影里永远画不出来的东西。”

肖铭萌咬著唇,看著周大爷沾满泥浆的旧布鞋,再看看自己狼狈的样子,那股委屈莫名地泄了气。

她撑著地,自己爬了起来,赌气似的,狠狠在裤子上蹭掉手上的泥。

接下来的路,她咬著牙,深一脚浅一脚地跟著,不再刻意避开那些水洼。

第一天回到她八叔宿舍里,承功给自己大侄女房间放了胶鞋和雨靴,还有雨衣。

第二天铭萌大小姐就换了一身接地气的装备开始跟著团队一起去基层感受万盛得风土人情。

採风的日子像山涧的溪流,在跋涉与聆听中缓缓淌过。他们沿著黑山谷清澈的溪流行走,拜访散落在山坳里的古老村落。

坐在低矮的土墙屋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