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肖承功的资源枯竭地区转型工作……(2 / 6)

门被推开,矿业大学勘探研究团队的领队,头髮白的孙教授带著几位风尘僕僕的助手走了进来。

肖承功立刻起身,热情地迎上去握手:“孙教授,各位专家,辛苦了!一路奔波,快请坐!”他亲自给专家们倒上热茶。

“肖区长客气了,职责所在。”孙教授声音洪亮,带著学者的严谨。

他展开厚厚一沓报告,投影仪的光束打在幕布上,复杂的图表和地质剖面图呈现出来。

“肖区长,刘书记,各位领导,”孙教授推了推眼镜,指向图表核心区域,“经过我们团队近半年的详细勘探和综合研判,结论很明確:万盛本地的优质煤炭和铁矿资源,確已进入枯竭期,开採价值极低,强行续命得不偿失。”

主管工业的副区长王强眉头紧锁:“孙教授,一点希望都没有了吗哪怕是小规模……”

孙教授果断摇头:“王区长,不是规模问题,是『质』和『量』都跟不上了。南桐剩下的煤,热值低、含硫高;铁矿更是贫矿中的贫矿,选矿成本远超其价值,封矿是明智之举。”

会议室的气氛更沉了一分。肖承功面色平静,只是手指轻轻敲击著桌面,示意孙教授继续。

“但是!”孙教授话锋一转,雷射笔指向周边区域的地图,“重点在於『周边』!我们扩大了勘探半径。綦江、南川方向,发现了相当储量的中低热值煤,虽然品质不如鼎盛时期的南桐煤,但储量可观,完全具备规模化开发的基础!更重要的是,”

他的雷射笔猛地指向黔北方向,“贵州桐梓一带,我们发现了储量巨大、煤质相对优良的无烟煤和动力煤!

品位远超万盛本地残存资源!而且,这一区域的煤层气(瓦斯)资源潜力巨大!”

“煤层气”分管安全的副书记李卫东敏锐地捕捉到这个词。

“对!”孙教授肯定道,“这是一种宝贵的清洁能源,同时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如果综合利用,价值巨大!”

肖承功眼中精光一闪:“孙教授,您的意思是,万盛虽然资源枯竭了,但我们可以成为周边资源的『加工中心』和『转化中心』”

“正是如此,肖区长!”孙教授讚许地点头,“依託渝州这条货运铁路和即將完善的交通网络,万盛的地理位置优势依然存在。

我们缺的是『源头』,但不缺『通道』和『加工能力』!

关键在於,要发展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的深加工產业,把运进来的『原矿』变成高价值的『產品』走出去!”

刘书记一直默默听著,此时缓缓开口,声音沉稳:“孙教授,这思路很好。但具体做什么怎么起步我们万盛底子薄,经不起太大的折腾。”

“这正是我们报告的第二部分重点。”孙教授切换了幻灯片,画面变成了复杂的化工流程图和发电厂模型,“结合资源稟赋和区位,我们强烈建议:煤化工和电力!而且是环保、循环、高效的煤化工和电力!”

他详细解释了利用中低热值煤进行气化,生產合成气,进而製造甲醇、烯烃、化肥,甚至精细化工產品的技术路径;以及配套建设大型环保坑口电厂,利用煤矸石、煤泥和煤层气发电,实现能源梯级利用的循环经济模式。

“技术可行吗”肖承功问到了关键。

“技术路线在国际上是成熟的,尤其在德国、美国已有成功范例。

国內的復兴能源集团就有相应的成熟领先技术。

难点在於大型化、国產化和成本控制,这需要持续的研发投入。”孙教授坦诚道。

这时,会议室门再次被敲响,秘书引进来几位西装革履、气质精干的人士。为首的中年人微笑著递上名片:“肖区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