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张全家福照片——这是每次重大工程前他都会触摸的“护身符”。
安装团队採用了独创的“磁吸定位法”,利用强磁场將反应堆与舰体基座精確对接,这个方案正是肖镇在实验室连续72小时推演得出的。
在封闭的安装舱室內,肖镇亲自检查每一处焊缝。
他戴著特製的防辐射手套,指尖拂过滚烫的金属接缝,如同触碰精密仪器。
“这里的应力分布不均,”他用粉笔在钢板上画出波浪线,“立即增加三个支撑肋板,否则在高速航行时可能引发共振。”
郭林擦著额头的汗记录,深知这位诺贝尔奖得主的判断比任何检测设备都精准。
安装进入关键期时,突发的冷却剂泄漏警报撕裂了平静。
肖镇第一时间衝进隔离区,在辐射剂量超標的环境中,仅凭观察压力表的细微波动,便锁定了阀门密封圈老化的问题。
“用聚四氟乙烯加碳纤维复合材料,”他扯下防护面罩,声音沙哑却坚定,“三小时內必须完成替换!”当新部件安装完毕,监测数据恢復正常,团队成员才发现他的防护服已被汗水浸透。
经过两个月的紧张调试,核动力系统终於进入联调阶段。
肖镇在舰桥指挥室搭建了临时工作檯,示波器的萤光映照著他布满血丝的眼睛。
每当夜幕降临,他都会独自来到甲板,望著反应堆舱室透出的幽蓝微光,与记忆中的科研手稿、么爸么妈的叮嘱反覆印证。
1980年春节前夕,所有测试指標达到设计要求。在最后的全功率运行测试中,当监测屏显示“连续96小时稳定输出240兆瓦”时,达利安船厂上空响起了久违的鞭炮声。
肖镇站在舰岛最高处,看著飘扬的五星红旗,將家人的照片轻轻贴在胸口。
次日清晨,他默默收拾好行囊,婉拒了所有庆功邀请,只在船厂留言簿上写下:“科技报国,永无止境。”
当肖镇的专车驶出船厂大门时,晨雾中的核动力航母正准备迎接首次海试。
肖镇这傢伙又食言了,大儿子带著女朋友来见家长都没时间见。
中间除了去了一次第一轮轮战庆功宴就再也没离开岛城实验基地。
肖镇这傢伙耽搁肖承梁和郭惠怡整整一年多时间,再不出现,两个乾柴烈火的年轻人爱情结晶就还有7个月就生出来了。
这次急匆匆回家,就是去会亲家定日子结婚的,见面地点定在了深市復兴產业园附近的復兴国际大酒店。
至於肖镇、玲瓏1型釷基熔盐堆、核动力大平顶一点都没报导。
还是大老美的卫星无意拍到了海试的17號平直甲板大货,相关方面才对外发布舷號17,核动力、电磁弹射、平直甲板10万余吨然后就没有然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