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劝萧烈(2 / 4)

  “此情此景,武某……如何能退?如何敢退?”

    一番话,说得是掷地有声,情真意切。

    萧烈静静地听着,那双饱经风霜的眸子里,情绪翻涌。

    他仿佛能看到武植所描述的画面,能感受到那份军民一心的滚烫热情。

    良久。

    “唉……”

    萧烈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缓缓坐回了椅子上,神情说不出的落寞与感慨。

    “老夫镇守边关数十年,自问也算尽忠职守,却……却也从未见过百姓如此拥戴。”

    “武寨主,你梁山,已是深得民心了。”

    这话,既是赞叹,也是一种无言的悲哀。

    他为之奋斗一生的朝廷,早已失去了民心。

    “爹!”

    萧云戟见状,立刻上前一步道:

    “既然如此,您还犹豫什么?”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如今的朝廷,早已不是我们萧家需要尽忠的朝廷了。”

    “武寨主替天行道,深得民心,这才是值得追随的明主。”

    “云戟,住口!”萧烈猛地一拍桌子,厉声喝道。

    他脸色涨红,胸膛剧烈起伏,眼中满是挣扎与痛苦。

    “我萧家世代忠良,世受国恩……怎能,怎能行此大逆不道之事?”

    “我若投了梁山,百年之后,有何面目去见地下的列祖列宗?”

    “爹!”萧云戟急得眼眶泛红。

    武植见状,知道火候已到,他上前一步,沉声说道:

    “萧将军,武植曾听过圣人孟子之言。”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百姓,才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君王无道,社稷倾颓,我等为将者,

    守护的究竟是那龙椅上的昏君,还是这天下的万千黎民?”

    武植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洪钟大吕,震得萧烈心神一颤。

    “将军,您为大宋守了一辈子国门,可如今,那赵官家却要亲手打开国门,引狼入室。”

    “这片土地,不是他赵佶一人的,是我们汉家儿郎,用鲜血和生命守护的家园。”

    “只要我梁山能在蓟州、檀州站稳脚跟,假以时日,必定能整顿兵马,挥师北上,

    收复被辽人占据百年的燕云故土。”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