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集《禅观与净土》观照篇(5 / 14)

禅观与净土 妙音0 10585 字 11天前

好乐。

    所以,持戒的人所做的每一件事情,百千万倍于没有持戒的。没有持戒,你的善念叫做一时兴起。看到这个人很可怜,外境刺激到你的善念、慈悲之心、恻隐之心,然后你再产生布施的行为。以佛法的角度,一时的善念对你的人生意义不大。但是你心中产生强大的意乐去做善事的时候,那个力道是不可思议的。所以,伟大的佛陀给我们很大的恩惠,就是他制立戒法,让我们产生强大的意乐。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因为有戒体的摄受、有增上意乐,他产生的意乐、善法叫做波罗蜜。

    为什么叫波罗蜜呢?因为你的戒体包括了智慧的观照及誓愿,戒体是智慧跟誓愿的结合。它有马车叫做乘,有些人只有车子,没有马,他造了善以后就放在那里,不能产生辗转相续,这个业意义不大。

    从现实人生来看,你要去欧美国家看有些人真的福报不可思议,他们家的花园,可以开车十几分钟还没有完。我就在想:难道我们前生的布施行为比他差那么多吗?我活一百岁,他也活一百岁,他的福报怎么这样大呢?后来我得到一个答案,他的福报是我的一百倍,不是他做善事比我精进一百倍,他有一个美好的心态,我得到答案是这样。我们前生不是没有做善事,而是心态没有到位。你想想看,他的福报是我的一百倍一千倍,他前生所造的善事是我的一百倍吗?我不相信;但是肯定,他是一种增上意乐,辗转相续。所以:

    提升你的心理素质很重要。

    拜一部《八十八佛》,你是心不甘情不愿地去拜,跟你增上意乐去拜会有不同的结果,不要忽略前面那匹马。当然《八十八佛》功德殊胜,那是一个很好的车子。但是瘦小的马拉一个大车也是有问题。

    你研究唯识以后会得到一个答案:你要么不做,要么每一件事情就好好做。为什么?我真的很欣赏藏传佛教的传承,他每一件事情,先来一个道前基础,先修意乐,思惟善法的功德。我为什么拜《八十八佛》?如果没有拜八十八佛我就惨了。因为它怎么办呢?祖师建制《八十八佛》是我的良药,做良药想、如贫得宝想。你心理素质建设好了,先产生一种智慧的观照,然后发起广大的誓愿,你再去拜,那能一样吗?增上意乐。

    这个道前基础,观照力、誓愿力是很重要。我觉得显教忽略了这种基础工作,只有事修、没有理观。什么东西都有做,什么东西都没力量,当然现在改变都来的及。就是说该修什么法门你还修,但是要注意你的意乐。我们必须要以强过造恶的意乐来修善,强者先牵。

    诸位现在想创造一个业力,不管是持戒的业、不管是念佛的业,你希望这个业力在今生死亡以后,来生就马上得果报。在你阿赖耶识里面,让它马上得果报,一定要注意你的心理素质。否则你今生造作的业,只是暂时存在阿赖耶识,什么时候得果报不知道。

    如果说今天这个念佛的业,我今生就要往生,那就不是注意佛号而已,你用什么心态去念这个佛?你是一时的善念,还是产生增上善念的善根,那个力道就不一样了。你同样种下一个种子,它在阿赖耶识是一种强大的恒随转,辗转相续;还是只是一种羸弱的相续力量,甚至于有些人造一次就不造了,那就不一样了。

    所以,从恒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