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罪业,罪业之所以产生果报,是来自于它相续。就是一条念珠,最可怕是中间那根绳子,你只要把绳子切断了,这个念珠就撒满地,念珠就没有什么功能了,对不对?罪业也是这样,它的可怕来自于辗转相续。
所以业性本空就是说,你可以简单的观察,我的一念心性本来清净。本来清净只是一时的糊涂而造罪,这很重要!我再讲一次,我们的生命,你要忏悔清净,你要达到最快的效果,你要把生命,就是你本来的样子跟后来的样子,要把它区隔出来,你千万不要认为说,你本来就不清净,那你就很难忏悔了,这样懂吗?
就是: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我在没有犯罪之前,其实我的心本来是清净的,所以我的罪业只是一时的妄想,一时兴起,一时的颠倒而已。而这个罪业不会影响到,不会染污到,我的清净心,我的心本来是清静的。而这个清净心就是你生命反转最重要的根本,就是理观的智慧。
简单的说就是,站在本来没有业障的角度来忏悔业障,这样懂吗?就是说我们心本来清净,一个镜子本来是干净的,它后来卡很多灰尘。但是镜子还是镜子,灰尘还是灰尘,你这个时候不能只看到灰尘,你要看到灰尘后面的镜子是干净的。所以你要站在镜子的角度来面对灰尘,这样懂吗?
站在镜子的角度面对灰尘,你这个灰尘才去得掉,你千万不要认为说,我这个人的本质就是有业障,你的本质有业障,你怎么忏的干净呢?所以这个理观会影响到你拜忏的效果,非常明显。你不能站在业障的角度来面对业障。所以这个理观很重要。站在本来清净的角度来忏悔业障。
那么在事修有三个重点:忏悔、皈依、发愿。
第一个、你要有个发露的忏悔。
第二个、你一定有一个佛菩萨来做你的忏悔主,有个皈依境。
第三个、你对未来要有期许。
忏悔是针对过去,发愿针对未来,你未来一定要有一个目标方向。那么你透过安住一念的清净心,再修忏法;忏悔、皈依、发愿,不管你用方等忏、法华忏,什么忏都没关系,拜满一百天,师父给你保证,就会出现下面的征兆了,好我们看论文:
乙三、罪灭之相
或觉心神恬旷,或觉智慧顿开;或处冗沓而触念皆通;或遇怨仇而回瞋作喜;或梦吐黑物;或梦往圣先贤,提携接引;或梦飞步太虚;或梦幢幡宝盖,种种胜事,皆过消罪灭之象也 。
─ 《 了凡四训 》 ─
好,我们透过正确的,观察自己的身口意罪业的相续,开始发起惭愧心,忏悔、皈依、发愿;配合理观,安住真如。那么就会有以下的征兆出现,
第一个、或觉心神恬旷。一个人罪业忏悔以后啊,他突然间心情开朗,本来以前觉得,有事没事就觉得闷闷不乐,突然间心情开朗,看到什么都很欢喜了,喝一杯开水也很高兴,就是你这个人业障消了,突然间从业力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