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355章 反偷袭之一(2 / 2)

都是这样说话的,大不了将来被姑姑再打一顿。我的意思是。要利用敌人看不起我,打一个伏击,而镇州和真定府相连,那里是典型的平原,唯一的天险就是滹沱河,而此荷一到秋季就会涨水。若我是辽军,前来偷袭,必然要过此河。这正是我一定要请你来相助的原因。”

滹沱河是黄河水系,发源于山西省繁峙县附近,流经繁峙县、代郡、定襄、五台县、盂县,于猴刎流入河北,以泥沙多、善冲、善淤、善徙而闻名,所以赵惟馨这话一点也不错。

而正定这里,地势平缓,并无险要反而容易水灾,只是寇洁清却变色道:“郡主,难道你要毁了我军在上游的堤坝?”

原来为了这一块平原,赵邦媛在是契丹没有大面积南侵的时候,协调灵寿县修了水库和堤坝,当时负责验收的人中就有寇洁清。

惟馨点头,两人随即展开激烈争吵,最后寇洁清拂袖而去,甚至不及用一顿午饭就连夜回了雄州代王别业,跟上司陈尧咨重重告了一状,陈知州一听这还了得,当即联系了郁郁不得志的韩国华,两个人一起谴责赵惟馨。

就在双方你来我往打着官司,王旦都以为温阳郡主实在胡闹,在考虑是直接申斥她还是往东京方面告状的同时。

刚从河西回来的李黛却准备了不下百斤的石碳到了正定县的滹沱河南岸,于八月初十拂晓,汇合了轻装而来的赵惟馨,叹息道:“郡主和寇家小妹妹吵的可真是真,若不是他亲口跟我说,万想不到你两人竟是做戏,只不过这样一来,韩,陈二位知州那里可交代不了了。”

惟馨对她还是客气的,道:“只要能成功,大不了再被他们深斥一顿呗,反正河北这个状况,他们也赶不走我。”

李黛一想还真是,王旦喊着是凶,但是他作为河北民生主管也同样清醒。只是她提醒道:“郡主可有把握,秋日多枯枝败叶,用火攻是可以的,但若抢救不及时,烧了我们自家的粮食,心疼的可是大王和河北子民。”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