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339章 王曾论局势(2 / 2)

但他毕竟是赵光义的旧臣,你让他做事可以,让他拿主意,他万万不敢,更不用说赵滋也不会愿意听。

而张齐贤虽然有谋略,但他主张弥兵之论,从根子上就和朝廷的大政相争相违背,这两年更是被契丹用事实打脸,身体每况愈下。已经准备退休了。

所以说在他们在这里积极建设河北根据地,取得了多次局部胜利。并且安顿好大量老百姓的同时,中枢这四年基本上什么事都没干成,呃,或许也不能说什么都没干成,毕竟军械还是打了不少,呃,金箔还也尽量运进来不少,但那起不了决定作用啊。

邦媛不生气那是不可能的,只不过这再生气也是他们之间的事儿,他不会在下属面前表现出来,只会激烈的和哥哥在信中争吵。

宋太后自然也知道这个情况,可是她毕竟不能多约束皇帝。

至于一心出家的皇太妃,不提也罢。

淮橘有时候都想,他们家这种政治生态,还不如他们杨家呢,至少佘太君就明说了,“我等虽然出身边陲,但入了汉家,自要遵循汉家的规矩,你父亲的爵禄是大郎的,其他人个人都要个人挣自己的前途。平日里你们各自为政,为娘不管,但有大事之时,就要听八妹的,若不服,只看别人谁有他的军功大,官职高。”

二哥不服,问了一句,道:“儿子不敢忤逆母亲,只是妹妹今日算是杨家人倒也罢了,那若有一日她嫁到别人家去呢?”

佘太君非常干脆,“八妹若想成婚,不嫁人,只招赘。再说,真等她要成婚了,你再说这话也不迟。”

这话是后来。别人传给淮橘的,她就想主上要是也能如此就好了,但后来就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恨不能抽自己一个嘴巴。

这不等于说,让他们在赵宋内部,官家只是拥有一个名义,大事都听代王的吗?

或许也不用所有的事情都听大王的,北伐这一件事情就可以,但那也是大逆不道呀。

国和家好像说起来是一体,但到底还是不同的。

可是这事儿,他们前线将军是一个想法。文臣们是什么想法,他就不敢多问了,没想到今天是王曾主动挑破了这个话题。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