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335章 君臣兄妹(1 / 2)

提起倒霉的大外甥,赵滋也难得露出一点笑意,道:“这臭小子,被吓一吓才说了实话,原来他早就盯上了邦媛身边的女官寇氏,朕本想着她乃宦官养女,李唐血亲,怕二姊不答应,谁知昨日嬢嬢一提,她忙不迭就要去提亲。”

寇神宝父女虽然一个在河西一个在河北,但寇家也是有嫡亲长辈的。

舜华想起,也是一笑,道:“十八郎(孝孙排行),其实之前比邦媛小几个月,人都说他肖似爹爹,姐姐姐夫因此也格外宠爱他。早在潜底的时候,他就无法无天的,要不然二姐也不能狠心把他送去河北,他是个明白人,早就知道自己一旦撒手,时间的富贵是守不住的,还不如给他娶个厉害的媳妇儿。只不过李参军也过于厉害了,孝孙过去等同入赘,二姐自然是不愿意的。听说这次邦媛开贡举,那寇女史竟然是头名,闹得好多乡里的举子不服。陈尧咨资历压不过,王相公(王旦)就做主,打开试卷糊名,张贴出来。众人议论三日,虽说文无第一,但也终究相信了这次科举并无舞弊之实。有这等经历和身份,二姐还有什么不愿意的呢?”

宋太后还笑道:“泱泱,你有这个心思就该早点跟我说。邦媛可是一早就给我写了信,说他培养女官,可不是为了让其提升名声嫁人的,既然考了头名,她就做主任一放通判,总理地方,3年之内,你是不要多想了。”

不得不说,邦媛想的还挺对,这次考取功明的女子其实不多,因为本次一共才录取26人。女子榜上者只有5人,除了寇洁清这种天资秉异,又靠着它可以读书学习的,都是现任官员的女儿和当地大族的姑娘。

除了两位寇女士表示坚决不嫁人,要跟着代王共创河北大业。其他的人不免都受到一些影响,因她们发现好像科举之前压力重重,但真中了榜之后,求娶的人反而增加了,好像夫婿的人选质量也变得上乘起来。

那是肯定的呀,宋代榜下捉婿就是靠的潜力股,但相反来说,有底蕴的人家哪个不愿意娶个读书明理的主母回来?将来教育下一代也好呀。

还是邦媛那个中心思想,我这有不是镀金的,你来就是默认要那准备要做官的。当然也不是不让你嫁人,没考中的我不管,但凡榜上有名的,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一律任职三年再考虑婚嫁。

对此本科主考陈尧咨只能表示,大王英明果然体现在方方面面。这一条居然是硬性规定你参加考试之前必须签字,因此还成功劝退了不少世家女子,他觉得可惜来着,但现在看来,大王您真是明见万里。

文试的结果邦媛也是满意的,在这个识字率为1/10的时代,女子的文盲率更是不用统计就知道高的吓人。能选拔出来几个得用的助手,她已经烧高香了。除了洁清和寇沅芷这种已经培养出价值观的直接放外任,其他的更多的充任王府女史,这也是为什么王旦也同意侄孙女来参加考试的原因。就算三年之内不得婚嫁,但是在王府呆上几年,只要大宋将来回归,那就是荣耀和前程都有了。自己独立门户都可以,更不用说嫁人生子了。

说句轻狂点的,也就是当今官家没有亲兄弟,不然王妃也做的。

不过,河北的事情隐约都已经有了邦媛框架,所以兄妹两个也没有多说。赵滋毕竟对这个独当一面的妹妹有些不放心,絮絮叨叨说了很久,最后才说了一句关键的,“还有一件事,我觉得还是开诚布公的和你讲比较好,寇神宝是不会回来的。”

按说寇神宝品级最高,但也是宦官。一个公主出阵,他没有那么大影响力,但赵滋这也是正是在告诉顺华,他会对舜华的行为有所监视。

虽然讲清楚是件好事儿,但作为妹妹,他不由得也是一阵失落。赵滋赶紧解释道:“娘娘以前常教导我们兄友弟恭,但做事需要有方寸,才能善始善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